安丘荣顺王朱当澻:为给母亲尽孝,甘愿放弃郡王爵位

钱越说史 2024-05-16 14:11:55

代简王朱桂:宠妾灭妻,抛子弃孙,伙同宠妾庶子虐待嫡脉三代权力与美女是男人的*药也是毒药,芸芸大众熙熙攘攘大多是在权色,哪怕能南柯一梦也是好的,以至于“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成为时下快餐化网文的主流。有人视权色为人生最高追求,自然也有人“粪土当年万户侯”,弃之如敝履。比如春秋时期曹宣公之子公子欣时(子臧),面对唾手可得的国君之位,毫不动心而是让给了公子负刍(曹成公),世称子臧让国。

明代也有一位郡王视爵位为粪土,主动向朝廷请辞。他便是鲁藩第二代安丘王朱当澻。他为何要辞去郡王爵位,又能否如愿以偿呢?

安丘王府的源起

鲁藩的始封祖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朱檀,生母宁妃郭氏。郭宁妃继李淑妃之后负责管理后宫事务,代理皇后职权,关键她还有两个哥哥,淮西二十四将之二的:巩昌侯郭兴和武定侯郭英,身份可谓是显赫。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第一次封建诸王,出生才两个月的朱檀被封为鲁王,是受封诸王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鲁荒王墓出土的错金云龙纹铁锁

《明史》称朱檀“好文礼士,善诗歌”,对其评价很高。可实际上这位鲁王殿下是个让百姓闻之色变,更是能令小儿止啼的恶魔。他沉迷于丹道,为求长生,伙同王妃汤氏在封地兖州大肆搜捕儿童,获取药引,搞得天怒人怨。这场闹剧最终以朱元璋大发雷霆,鲁王妃汤氏被赐死,朱檀处以髡刑而告终。

出于父子天性,明太祖还是给了朱檀机会,结果他却死性不改,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十六日,因过量服用丹丸,毒发身亡,时年20岁。明太祖在悲痛之余,实事求是地给了儿子一个谥号:荒。

“呜呼!父子,天性也。谥法,公议也。朕于尔亲虽父子,讵得以私恩废公义?今特谥尔曰荒,昭示冥漠,用戒方来。”(《明太祖实录》)

官方谥号属于身后哀荣,不到一定级别欲求而不得。故一般而言,后世子孙提及有谥号的先祖,大都会自豪感爆棚的以谥号进行尊称,明代宗室更是如此。比如蜀王朱椿谥号为献,后世都以“献王”、“献园”指代。即便是唯二让老爹亲自撰写祝文破口大骂的另一个主角,朱檀的二哥秦愍王朱樉(音shǎng),后世子孙也以“愍王”相称。唯独朱檀,子孙后代不称其谥,代之以“鲁先王”。实在是“荒”比隋炀帝的“炀”还不如,过于难听,令人难以启齿。

鲁荒王朱檀身后只留下一个不到两岁的庶子:朱肇煇(音huī、yùn或xūn)。被祖父明太祖取回,抚养于宫中。建文二年(1400年),13岁的朱肇煇被封为鲁世子,永乐元年(1403年)三月袭封鲁王,并于永乐六年(1408年)七月重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兖州鲁王府。作为独苗,振兴鲁藩成为其背负一生的职责。

在祖父及嫡母鲁荒王继妃汤氏、生母次妃戈氏的培养下,朱肇煇不同于作死作到死的老爹,他礼贤敬士,素称贤王,忠以事君,孝以事亲,淡泊自守,与朝廷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为鲁王一支宗室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获得“靖”这个盖棺定论。

朱泰坾(音zhù),生于永乐九年(1411年),为鲁靖王朱肇煇庶长子,生母傅氏。虽为朱肇煇长子,可二弟朱泰堪乃嫡出,一早被确立为继承人,故庶出的他只能屈居其下。宣德二年(1427年)六月,四兄弟同日受封,朱泰堪封鲁世子,朱泰坾则被封为安丘王,同时册封西城兵马副指挥孙钟之女钟氏为安丘王妃。

尼山孔子像

成化二年(1466年)七月,鲁王朱肇煇薨逝,在位64年,享年79岁。来时,父王因荒唐而早逝,整个鲁藩就剩下他一根独苗在风中飘摇,随时都可能熄灭。去时,四世同堂,儿孙绕膝,使得本命悬一线的鲁藩得以开枝散叶、茁壮成长。望着病榻前的儿孙,朱肇煇满是成就感,不过心中又有不小的危机感,毕竟各支宗藩不肖子孙频出,甚至累及整个支系。为此,缠绵于榻的鲁王效祖父太祖高皇帝故事,留下《鲁王遗训》,回顾自己艰难守业的一生,用以警示后人,要求鲁藩宗室团结一致,忠于朝廷。

正是鲁靖王树立的优良家风,使得鲁藩宗室口碑良好。在父王的教导下,朱泰坾非常低调,《明实录》上几乎难见他的活动记录。对朝廷、对百姓而言,宗王少见活动记录是好事,能上实录的往往是大事、恶事,安丘王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意味着他为人安分守己,不惹是生非,不管是否有所建树,在那个时代能做到这一点,可以称一句贤王。

成化八年(1472年)二月二十六日,安丘王朱泰坾薨逝,在位46年,享年62岁,朝廷赐谥曰靖恭,属于实打实的美谥。

主动请辞爵位的安丘王

朱当澻(音suì),生于天顺二年(1458年),为追封安丘庄简王朱阳鐆(音suì)的嫡长子,安丘靖恭王朱泰坾,生母卫氏。

其父朱阳鐆生于宣德六年(1431年),为朱泰坾嫡长子,生母安丘王继妃孙氏。景泰二年(1450年)受封安丘王长子,确立为继承人。结果待机时间太次,没能熬过老爹,于成化三年(1467年)去世。

其后,按照支系伦序原则,朱当澻成为安丘王的当然继承人,被册立为安丘王长孙。祖父去世时,他年已15岁,早满足袭爵条件,然而好事多磨。此时嗣王需服满孝期才能袭爵已成为主流,不过仍有部分宗王不受服丧制度影响,得以在先王去世的次年袭封,但他没能享受这一待遇。即便是居丧期满袭爵,成化十年便已到期,结果直到成化十二年(1476年)三月,朝廷才册封他为安丘王。

青莲公园

当年十一月,在朱当澻的奏请下,朱阳鐆被追封为安丘王,赐谥曰庄简,得以如王府宗庙享受冷猪头肉。

朱当澻与乃祖一样,实录中几乎名声不显,有数的几则记载多为给其子女赐名赐爵赐婚,唯一的例外便是主动上疏请辞爵位,事情发生于弘治十年(1497年)。

朱阳鐆去世时,朱当澻年仅十岁,少年失怙,与母亲卫氏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有赖卫氏既当妈又当爹的辛苦抚育,才得以健康成长,成为鲁藩又一代贤王。这其中卫氏付出的艰辛难以言表,故他对母妃非常孝顺。

弘治十年,卫氏撒手人寰。少年失怙,中年失恃,壮年丧偶,老年丧子,是为人生四大苦。年介不惑的安丘王殿下,陡然历经前两大苦,想到自今以后再无母亲可凭恃,不禁悲从中来。为母守孝时,出自《诗经・小雅》的《蓼莪》这首诗所描写情景,正是他当下心情的写照。

因丧母之痛,而无法从自己多舛的命运中自拔的朱当澻,当即作出了一个在父母坟前庐墓而居,以报父母之恩的决定。可大明宗室不同于寻常百姓,特殊身份给他们带来诸多特权的同时,也将他们禁锢在了藩地城池这一片小天地中,别说是长期在城外结庐而居,即便是想要送葬出城或出城祭扫,都要先报朝廷审批,待获批后才能成行。

朱当澻身为郡王,列居宗室权势顶端,身上所受到的约束自然更为严苛。想要以此身份长期在城外结庐而居,别说是这辈子,连下辈子都不可能。

当年八月,打定主意要为父母守墓安丘王殿下,毅然上疏朝廷表示决意在庄简王坟园结庐守孝终老,正好嫡长子朱健朴已然长大成人,可以袭爵,为避免朝廷难做,他打算放弃王爵,让朱健朴继任。

兖州护城河

爵位不同于官职,属于终身制,只要不犯大错可以终生保有,对宗室而言更是如此。朱当澻竟然舍得眼前的荣华富贵,的确是个大孝子。可对朝廷而言,他意图内禅的行为是整个大明宗法体系的挑战,自然不可能同意。然而古代以孝治国,天大地大孝道最大,对这位安丘王这位规则挑衅者,即便反对也不能进行处罚,反而要好言规劝。

“己酉……鲁府安丘王当澻奏:‘臣甫十岁丧父,赖母妃卫氏教育成立。今母薨,合葬父墓。乞令长子健朴袭爵,得遂结庐墓侧,麻衣终身,以报父母之恩。’上曰:‘王欲为亲庐墓,孝心可嘉。但旧无事例,只于本府居丧行礼。’”(《明孝宗实录》)

眼见自己的孝心得不到朝廷的祝福,朱当澻只能遵旨在府中为父母守孝。

阿越说

弘治十八年(1505年)十一月十七日,安丘王朱当澻薨逝,在位30年,享年48岁,朝廷赐谥曰荣顺。关于他的寿数《明实录》存在重大错误。

“壬辰……鲁府安丘王当澻薨。王,庄简王嫡长子,母妃卫氏,成化十二年四月初三日袭封,至是薨,年三十有四。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荣顺。”(《明武宗实录》)

据此推算他应当生于成化八年(1472年),可实录明确记载其父朱阳鐆去世于成化三年(1467年),即便是遗腹子,出生时间也不会晚于成化四年,是故上述记载明显有误。他在请辞爵位奏疏中提及父亲去世时,年仅10岁,由此可推算他生于天顺二年(1458年),王妃韩氏与他同日受封这点也可以验证,其所言不虚。

朱当澻之后,安丘郡国又传端惠王朱健朴、荣恪王朱观熑、温僖王朱颐堀、康懿王朱寿鏛(未封早逝,儿子袭爵后追封)、安丘王朱以浩(谥号不详)及末代安丘王朱弘槚,一直传承到明末,与国同休。历代安丘王中只有朱健朴在正德八年(1513年)因信任群小虐害他人,被罚停禄米半年。其余诸王都显得籍籍无名,不管是安分也罢,平庸也好,至少没有做出什么残害民众之事,对百姓而言这样的宗室才是好宗室。以明朝的眼光,称一句贤王家族并不为过。其中尤以为给母亲尽孝,甘愿放弃郡王爵位朱当澻最为耀眼。

鲁藩离曲阜近在咫尺,历来与衍圣公府关系密切,双方多有联姻,安丘王府便是其中之一。《明实录》明确记载有三位安丘王妃出自孔府,分别为:端惠王妃、荣恪王妃和朱以浩王妃。

曲阜九仙山

曲阜市吴村镇北部有座凝烟涌翠的九仙山,素有“小泰山”之称。九仙山东南部小村庄:会泉峪村,村北李子山有三座墓呈“品”字形大墓,其中两座封土完好。1958年当地农民在耕作时,其中一座出现地面坍塌,露出砖券墓室,并挖出一通墓志铭,铭曰:“鲁府安丘王镇国将军圹志铭”,为篆书阴刻,志底刻安丘王家世及生平。圹志显示墓主人为安丘庄简王朱阳鐆的第三子镇国将军朱当沿。1977年12月,该墓群被定为“明安丘王墓群”,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座大墓被认为是安丘王墓。历代安丘王及其子孙应当就安葬在左近。

相关文章

代简王朱桂:宠妾灭妻,抛子弃孙,伙同宠妾庶子虐待嫡脉三代

鲁靖王朱肇煇:混账老爹留下的独苗,全靠自己努力再造鲁藩

鲁惠王朱泰堪:天下安有四十年之世子?朝廷为何连金宝都愿不给?

晋宪王朱美圭:晋藩的中兴之主,从世子到囚徒,到郡王,再到亲王

归善王朱当沍:敢跟义军疆场厮杀的郡王,却被文官集团坑杀

1 阅读:476

钱越说史

简介:一起聊聊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