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体寒怕冷?一个中医小偏方,专门驱寒祛湿,调理肠胃,帮了很多人

养生杂志 2023-12-03 15:14:00

看看你有以下这些症状吗:

体寒怕冷、精神乏力、肠胃差、经常口腔溃疡、爱长痘痘、四肢关节疼痛、颈肩痛、常年怕冷、脸油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体内寒湿重的表现。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祛寒湿的小方法——脐疗。

大家先找齐几种材料:花椒、干桂圆、艾绒,各等份。

然后把桂圆剥壳去核,只要桂圆肉。艾绒很多人不知道是啥,其实就是艾叶打绒,艾灸的时候用的就是它。把这三种材料放在一起,碾碎,捏成一颗颗的小圆粒。

睡觉之前,取一颗放在肚脐里,用胶布贴住。然后再取两颗,捏扁,贴在脚底的涌泉穴。好了,贴好就可以睡觉了,第二天起床时揭掉就行。

这个方法看起来简单,其实帮了很多人,它是出自国学大师南怀瑾的《我说参同契》里的一个方法。如下图↓

用书里的原话说,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老年人的身体会很健康,身体需要的它就吸,不需要的它不吸。

这话说得比较笼统,其实我们分析下原理就知道:花椒性热,全国人民都知道它是驱寒祛湿的,所以四川人特别喜欢吃花椒,就是因为四川盆地湿气太重;桂圆肉也是热性,吃多了还会上火,它是补心脾的,可以养血安神;艾绒是艾草制作,纯阳之性,专门温经散寒。

所以这三种材料放在肚脐里,就像在人体丹田点了一簇小火苗,被吸收后,就可以“烘干”体内的寒湿之气,提升阳气。同时贴在涌泉穴,还可以引火下行,这样下肢寒凉的人,也会暖起来。

这个方法适合哪些人用呢?

1、肠胃虚寒的人。饭后腹胀,胃隐隐作痛,食欲差,吃点生冷辛辣的就爱拉肚子。

2、寒湿重的人。畏寒怕冷,现在都春天了,还觉得很冷,一来月经就痛得死去活来,小腹总是凉凉的,平时疲倦乏力没精神,大便稀溏粘马桶。

3、阳虚的人。阳虚就是阳气不足,脸色苍白、精神萎靡、抵抗力差,男性还会出现那方面问题,大家懂的。

4、睡眠不好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坐在沙发很快就睡着了,躺上床就半天睡不着,为啥?因为心肾不交,肾水不能上济心火,所以心烦意乱,难以入眠。这个肚脐贴就能帮助心肾相交。

以上这几类人群,建议一定试试这个脐疗方法,如果不方便自己做,可以用同仁堂的成品↓

除此外,再跟大家分享两个食养方:

一、生姜大枣茶

大枣10克,生姜5克,红茶0.5~1.5克。将大枣、生姜和红茶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饮用。每日1剂,分3次温饮食枣。生姜驱寒,红枣补血,姜枣健脾胃很好,适用于体寒脾弱者。

二、薏米四物粥

薏米、赤小豆、山药、茯苓。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薏米四物粥了。(注:切忌放大米)这个粥可以当早饭晚饭吃,主要就是健脾祛湿,只有湿气除了,驱寒就是小问题。

最后,寒湿重要注重运动,运动直到出汗为止。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而且不可过量,不要剧烈运动,出汗就行了。

0 阅读:289

养生杂志

简介:命贵千金,养生有道。传播正知正见,解答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