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上五楼?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你一定要注意!

春天医生 2023-12-11 15:45:53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它的特点是骨密度降低,骨组织结构破坏,导致骨折风险增加。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病,它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在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据统计,全球有超过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每年有约900万人因骨质疏松而发生骨折,其中有一半是脊柱骨折,一四分之一是髋部骨折,一四分之一是其他部位的骨折。

骨质疏松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死亡的风险。研究表明,髋部骨折的患者中,有20%至30%的人在一年内死亡,有40%的人无法自理,有80%的人行动受限。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任务。

那么,什么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不可改变的因素和可改变的因素。不可改变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种族、体型等,这些因素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了解它们,以便及时发现和诊断骨质疏松。可改变的因素包括饮食、运动、生活习惯、药物、激素、疾病等,这些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调整我们的治疗方案来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不可改变的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更新速度减慢,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骨量的减少。一般来说,人类的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女性在绝经后的5年内,骨量的下降速度更快,每年可达3%至5%。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因为女性的骨量本身就比男性低,而且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的水平下降,雌激素是一种保护骨骼的激素,它可以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因此,女性在绝经后的10年内,骨量的下降幅度可达30%至50%。

遗传: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你的父母或祖父母有骨质疏松或骨折的病史,你的骨质疏松的风险就会增加。研究表明,骨量的遗传决定率为60%至80%,也就是说,你的骨量有一半以上是由你的基因决定的。

种族:不同的种族有不同的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和骨折率。一般来说,亚洲人和白人的骨质疏松的风险较高,而非洲人和拉美人的骨质疏松的风险较低。这可能与不同种族的骨量、骨结构、骨质、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体型:体型瘦小的人比体型健壮的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因为体型瘦小的人的骨量本身就较低,而且骨骼承受的压力也较小,无法刺激骨骼的更新。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每降低1个单位,骨质疏松的风险就会增加10%。

可改变的因素

饮食:饮食是影响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饮食中的钙、磷、镁、锌、铜、硒、维生素D、维生素K等营养素都是构成和维护骨骼的必需元素。

运动:运动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之一,运动可以增加骨骼的负荷,刺激骨骼的代谢,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增强骨骼的强度和韧性。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加氧气的利用率,促进血液循环的运动,如走路、跑步、骑自行车、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加骨骼的血液供应,提供骨骼所需的营养和氧气,同时也可以消耗多余的脂肪,减轻骨骼的负担。

力量运动:力量运动是指能够增加肌肉的力量,增加骨骼的负荷,刺激骨骼的代谢,促进骨形成的运动,如举重、做俯卧撑、做仰卧起坐、做深蹲等。力量运动可以增加骨骼的密度,增强骨骼的强度和韧性,同时也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改善平衡能力。

平衡运动:平衡运动是指能够增加平衡感,减少跌倒和骨折的风险的运动,如站立、行走、跳跃、转身、伸展等。平衡运动可以增加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增加肌肉的灵活性,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增加自信心,减少恐惧感。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平衡,多摄取富含钙、磷、镁、锌、铜、硒、维生素D、维生素K等营养素的食物,避免过多的盐、咖啡、酒精、碳酸饮料等;坚持适量的运动,增加骨骼的负荷,刺激骨骼的代谢,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增强骨骼的强度和韧性;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对骨骼的损害;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增加骨骼的钙含量;防跌倒,避免一些危险的因素,穿合适的鞋子,使用辅助的工具,增加平衡感和支撑力。

检查骨密度:定期进行骨密度的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断骨质疏松,根据骨密度的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服用钙剂、维生素D剂、双膦酸盐等药物,以保护骨骼,防止骨折。

调节激素水平:如果你有激素水平异常的病史,如绝经后的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等,你应该定期检查你的激素水平,以及你的骨密度,以监测你的骨骼状况。同时,你也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适量的激素药物,如雌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激素药物等,以调节你的激素水平,保护你的骨骼。

2 阅读:238
评论列表
  • 2024-03-08 20:57

    我家就住五楼,关键是楼层还比较高,一至二楼都有4.5米高,上楼真费劲[笑着哭]

春天医生

简介:分享原创,靠谱的医学健康资讯!不要相信评论区医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