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将消失的沙漠:面积比海南岛还大,如今80%沙漠成绿洲

养护科普小陈 2024-05-18 11:14:40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有一个沙漠叫做毛乌素沙漠,这里长年只有漫漫黄沙,面积比整个海南省还要大,因此被称为“沙漠之城”。

如今,经过了我国多年的努力之后。

这个“沙漠之城”已经快要被攻破了,里面多达八成的地区,都已经变成了肥沃的绿洲,越来越多的人在上面生活。

有专家表示,未来毛乌素沙漠很有可能会成为我国的第一个消失的沙漠。

一、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其海拔最高可达1600米,大多数的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它坐落在我国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同时也是鄂尔多斯沙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南端有明代修建的长城穿过。

早在公元前两百多年前,这里就有很多游牧民族在这里放牧,是个很多人争抢居住的地方。

匈奴民族崛起后,占据了该地区,当时这是个好地方,生机盎然,野草蓬勃,水源也丰富。

然而游牧民族很容易出现过度放牧的现象,而且当时木材是建设家园的好材类,过度砍伐也就出现了。

就这样,在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下,再叠加上气候的变化,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绿色植物变得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直到最后便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沙漠。

据悉,该地区在明清两朝时期就成了茫茫沙海,然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之后,毛乌素沙漠的面貌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其面积每一年都以比较惊人的速度在扩大,沙地迅速吞没了周边的草地,形成了新的沙地。

截止至20世纪90年代末,这种扩张就基本停止,一度总面积已经比整个海南省都还要大了。

二、治沙行动大获成功

为了保护西北地区的环境,防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我国自1999年便实行了退耕还林政策。

该政策要求大量淘汰掉一些容易受到水土流失影响的农田,并再种植大量的混交林。

十年后,也就是2010年,便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成功让多达1500多万公顷的农田和1700多万公顷的贫瘠山地荒地恢复为自然植被。

受到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毛乌素沙漠的周边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林地面积有所增加。

林地比起耕地来说可以更好地阻止水土流失,很好地制止了毛乌素沙漠的荒漠化进程。

在退耕还林政策之前,我国早在1959年的时候,便开始在当地大规模修建防护林,开启了荒漠变绿洲的漫长旅程。

当地的老百姓也比较愿意去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毕竟如果这项治沙行动能够成功的话,受益最大的就是他们这些生活在当地的人。

在这漫长的治沙造林历程中,前前后后涌现出来了很多植树英雄。他们为治理毛乌素沙漠,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比如拥有“人民楷模”荣誉称号的王有德,为了帮助当地治理沙漠,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治沙事业,多次在第一线和诸多职工一起推沙平田、挖坑种树。

在他的带头努力下,成功在当地建造了一道绿色的屏障。

还有,“与树为伴”的扎巴,他完全把种树当作是自己的终身事业来认真对待,长期在毛乌素沙漠腹地义务种树,前前后后一共坚持了六十多年的时间。成功将2000亩沙地变成了林海。

如果没有这些植树英雄的帮助,那么毛乌素沙漠的治理效果就不会这么快显示出来。

这么多年以来,毛乌素沙漠的累计治理的面积多达63万亩,使得大量的水土得到控制,森林覆盖率逐渐增加,如今已经达到了将近一半。

这可谓是新世纪的长城,是属于绿色的长城,很好地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对外扩张。

不仅如此,还有多达八成以上的地区都成功实现了去沙化,又重新变成为适合人类生活的绿洲了。

在2020年的时候,当地的沙地治理率已经达到了93%以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毛乌素沙漠很可能将永远地从陕西的版图中消失。

三、是不是所有的沙漠都应该被治理?

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地图消失的消息,让很多人都感到振奋不已,因为这充分证明了我国这么多年来的治沙行动是有显著成就的。

然而,就在举国为此欢庆的同时,也有一部分认为沙漠也是生态环境的必不可少一部分,不应该追求让沙漠消失。

由此,便可以引申出一个话题,那就是是不是所有的沙漠都应该被治理?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沙漠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确实有其独特的生态价值,没有必要将所有的沙漠都下苦心去治理。

有些沙漠地区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它们为特定的动植物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

如果我们盲目地试图“治理”这些沙漠,可能会破坏它们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得这些动植物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出现灭绝。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很不好了。

另一方面在于治沙也是要讲究收益。对于那些对人类生活不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降水量太小的沙漠都没有必要去治理。

前者是因为治理好了之后,也不能够给人类生活带来足够的正向收益。

后者则是因为其治理的难度太高,即便投入巨额的资金人力,也未必能够看到治理效果。

毛乌素沙漠则并不包含在这两者之中,在治沙之前,毛乌素沙漠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多种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是毛乌素沙漠的对外扩张大肆侵吞周边的大片农田、牧场和村庄,导致土地资源的丧失和人口迁移。

使得当地居民的收入下降,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不少人不得不往内地迁徙,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二是一旦遇到大风天气的话,毛乌素沙漠里的黄沙就会被大风所席卷,对周边的交通、通讯和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维护成本和经济负担。

三是毛乌素沙漠还破坏了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原本在沙漠边缘生活的动植物种群因为环境的恶化而减少或消失。

四是毛乌素沙漠的存在,还会引起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沙漠中的沙尘暴和颗粒物会进入大气层,对气候和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而在降水量方面,毛乌素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50毫米到400毫米之间。

这样的降水量虽然是属于比较少的,但还没有少到不可以治沙的地步。

毕竟在历史上,毛乌素沙漠原本就是一片广袤且肥沃的水草地,只不过是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破坏,方才使得其逐渐变成为沙漠地。

这也就足以说明了,当地的降水量其实是够用的,如今国家的治沙行为,也只不过是将其还原回去罢了。

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对于毛乌素沙漠的治理,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如果不治理的话,稍微刮个沙尘暴,就连在北京生活的老百姓,其日常生活恐怕都要大受影响了。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只要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沙漠地区,都存在着被治理好的可能性,也都应该被治理。

反之,如果是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沙漠地区就没有多少治理的必要。

正常情况下,因为气候原因而导致一个地区沙漠化的话,那么这个地区的降水量就是明显小于蒸发量的。

对于这样的沙漠地区治理难度很大,无论种什么都长不了,即便长了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所以没有必要在这样的沙漠地区浪费人力物力,比如塔克拉玛干沙漠等等。

而如果是人为原因所导致出现沙漠化的话,那么这个地区的降水量就明显大于蒸发量,就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来将其治理好,比如:毛乌素沙漠等。

【结语】

毛乌素沙漠的治理成功,成功为国内外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经验。

未来随着,治理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毛乌素沙漠消失也就在不远的将来。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我们必须好好地保护这个家园不遭破坏,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家园,我们也要治理。人为抢救是可行的,毛乌素沙漠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相信未来绿色会更多,动物的多样性也更多,地球环境越来越好!

您认为沙漠该消失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参考信息来源:

鄂尔多斯地区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形成因素及治理措施(2021-12-13韩梅邬晗韩柏何金军任余艳韩易良刘艳君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8期)

2020-06-19——《毛乌素:“沙漠”没有消失,只是被人类缚住新华》

路平说2021-01-19——《沙漠全部消失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代价太大,恐难以承受》

1 阅读:1409
评论列表
  • 2024-05-18 21:47

    坚决支持人类科学治理沙漠的活动!以色列是个沙漠国家,可是没有人出来忽悠说沙漠不能治理。看来快速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有多重要!

  • 2024-05-19 10:53

    新疆也有治沙工程,但是你见过700km的沙漠吗 横穿而不是环绕一周,怎么形容呢,人迹罕至,没有生息,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刮沙尘暴天会变成橙黄色,差不多十多年了 现在刮沙尘暴至少天不会那么黄,但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消失不大可能的,太大了 气候太干,主要是防风固沙吧 有什么办法 盆地周围都是山,水汽进不来,有绿洲也挺不错的

  • 2024-05-19 01:31

    有我的支付宝能量贡献不

  • 2024-05-19 04:13

    塔克拉玛干估计只能把喜马拉雅山开个口子了[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 2024-05-19 05:47

    科普一下蚂蚁森林呗[doge]做一期让我等了解了解那一片沙漠[doge]

  • 2024-05-18 12:53

    谁给我钱,我也想去治理沙漠

  • 2024-05-18 19:53

    沙漠变绿害苦了当地人

  • 2024-05-19 10:33

    她们才是国家栋梁之才,做贡献的人人敬仰的富豪

  • 2024-05-19 02:59

    开工资 一个月5000千一天工作10小时,五险一金 我就去

  • 2024-05-18 13:39

    沙漠为啥不种草而是种一些灌木,种那种草原小草绿油油的多好

  • 2024-05-18 19:13

    把雅鲁藏布江建大坝,改内流你试试

  • 2024-05-18 22:19

    呵呵,榆林全民鼻炎了解一下

  • 2024-05-18 17:29

    塔克拉玛干要是在北京旁边,也能改造成功

  • 2024-05-18 12:13

    塔克拉玛干要等藏水入疆才行

养护科普小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