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底线的讨好,小人为何还能猖獗一时,《大明王朝1566》冯保如何转换阵营

久久的影视 2023-06-16 18:39:05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小人为何可恨?看冯保猖獗的真正原因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碰到一些人,当他们面对着一个更高层次的人时,他们会表现得很卑躬屈膝,甚至连一只小狗都不如;但如果是那些没有实权,只有一丁点实权的人,他们就会变得更加的残忍!对这种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小人”,从古至今都被人们所不齿和所不齿。但为什么数千年过去了,这些小人依旧存在,而且偶尔还会兴风作浪?

让我们一起深入分析一下“小人”的特征,分析一下他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横行的深层理由。冯保:这是一个典型的小人。在连续剧《大明王朝1566》里,有无数的小人物;且不说严嵩一派有多少小人,便是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自称“清流”的人物,都没能幸免于“好勇斗狠,好勇斗狠”的结果,在推翻了严嵩一派之后,他们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好多少。不过,在剧中,最典型的反派人物,就是冯保了,他的反叛,才是真正的反派。

说起来,我们现在提起“太监”,大部分人都是一脸的不屑,还有人会用“阉狗”来提提精神。但实际上,太监也是皇家的一份子,他们要仰仗着皇家的权势生存,思想自然与一般人不同。普通人则是有主见,与谁都能相处;失去了皇帝的扶持,这些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只会成为别人的笑柄。所以,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他们只知道站在皇上的角度。也正因为如此,宦官才会被称为“小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成为“叛徒”的多发人群。要知道,在《大明王朝1566》中,公公可是出了名的。吕芳,陈洪,杨金水,冯保,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恶棍。

在所有的公公中,冯保不仅地位超然,而且资历极深,是唯一一个能活下来的人。冯保自己就是嘉靖陛下的家仆,所以他很明白自己的地位。从一开始的一段,他就在嘉靖皇上面前,指使属下把周云逸杀了,然后趁着暴风雪,狠狠地压住了身边的小公公,自己跑到嘉靖皇上面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皇上。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冯保是一个卑鄙无耻的人,他在向嘉靖陛下献媚时,没有任何下限,他的所作所为,连人命都可以不顾。若只论“忠诚”的话,冯保起码现在对嘉靖陛下已经可以称得上“赤胆忠心”了,就算嘉靖陛下让他去死,他只怕也不会多看一眼。然而,事与愿违,冯保这句“赤胆忠心”,却是让他的恭维,变成了一句空话!首先,他擅自杀害了周云逸,导致了嘉靖皇帝的处境,他被迫下了一道《罪己诏》,让嘉靖皇帝对他产生了敌意。之后,他更是为了向上苍汇报,抢夺功劳,与陈洪、黄锦等人结下了梁子。嘉靖陛下为了平复那些不正经的人,将冯保扔出去后,冯保上被主公遗弃,下又被群起而攻,可谓是岌岌可危!

《大明王朝1566》中,朝廷三股力量中,以严嵩、严世蕃为核心的“父子兵”为核心的严嵩一派,以严嵩为核心,以世袭为核心;像徐阶,高拱,张居正这样的“儒者”,注重师徒情谊;至于公公,那就更有趣了,叫“干爹”叫“祖宗”,简直是直来直去,直来直去。跟在严嵩身边,有个好父亲,是他们一辈子的事情。胡宗宪不是严嵩所生,所以他虽然有才能,也有功劳,但在严世蕃面前,他依旧被排斥在外。一个好的导师,决定了他的未来。徐阶与高拱,因曾授余王文文,故其身份最为尊贵,而张居正则是授万历文文,故其为后世之资。

而一个人的职业,能否成功,就看他的义父有没有做过了。尤其是冯保、杨金水,更是如此。冯保为了出风头,不仅把陈洪、黄锦他们都给惹毛了,而且还把嘉靖皇上给惹毛了。于是嘉靖陛下召开了一次御前会,在严党与正派的面前,下达了一道旨意,要求吕芳彻查杀害周云逸一案的凶手冯保。嘉靖陛下此举,除了要向清流派讨个“说法”之外,更多的是向吕芳表明,他并不想要这个不知死活的风保跟在他的身旁。而身为冯保义父的吕芳,则是第一时间给冯保找到了后门。趁着皇上下了诏书,要把裕王刚出世的幼子里的太监、侍女都派出去,冯保就成了这位小皇孙的“大伴”兼奶娘。

冯保起初并不明白义父吕芳的这种安排,内心深处也是抗拒的。众人心知肚明,清流里裕王才是主事人,而冯保害死了周云逸。所以,吕芳这个义父的安排,无疑是把冯保往“火坑”里送。可是吕芳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冯保虽然杀了周云逸,可是他毕竟是嘉靖的臣子,裕王虽然看冯保不顺眼,可是也不会为了出一口恶气,而杀了冯保。反倒是冯保和裕王一族走得近了,这就给了他扭转裕王对自己看法,让自己有了一丝转圜余地。经过吕芳“文官三思”、“绝处逢生”的劝说,冯保才终于醒悟过来,泪眼婆娑地答应了吕芳的要求。冯保去裕王那里,原本还有些勉强,可是真的到了那里,非但说话做事都有了很大的节制,而且对于新来的主人,也展现出了和嘉靖一样的“赤胆忠心”。浙江洪水泛滥,裕王迫不及待地想要与由浙江返回北京的谭伦会面,以弄清事态的进展,但他担心自己的父皇嘉靖会对他产生怀疑。

裕王经过了几次商议,还是当众把谭纶召了过来,又命冯保进宫禀告吕芳,表示自己并无私念。而此时,不明内情的冯保已经吓得面无血色,赶紧跪倒在地,一边痛哭流涕,一边给裕王表忠。冯保听到裕王让他进宫禀告,便急得一头冷汗地跑回去禀告,表示他并未在宫中久久停留,对裕王忠心耿耿。其实,冯保在进入裕王府的那一刻,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她不仅对小皇孙尽职尽责,对裕王与李妃也是客客气气,甚至在与严党的争斗中,她也是真真正正的对裕王殿下死心塌地。所以,冯保是不是已经被裕王治好了?他是不是真的从坏人变成了好人?所有人都是异想天开。

从《大明王朝1566》里典型的“冯保”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很真实却很单纯的事实:“恶棍是否可恶,取决于他们的主子是谁。”冯保在嘉靖陛下身边,对严党忠心耿耿,无视律法,视人命如粪土,是个典型的豺狼。可是当他站在裕王这一边的时候,却变得精明强干,忠心耿耿。她的性格,要好很多,也要好很多。差距怎么会如此之大?还不是因为有了新的主子!卑鄙之人,没有什么对错对错之分,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取悦自己的主子罢了。一个时期的小人物能否兴盛,并不在于教育,更不在于道德标准。

3 阅读:1539
评论列表
  • 2023-07-01 13:57

    什么破文章

  • 2023-08-10 21:55

    小编你这标题有影射嫌疑啊,郭沫若之流不就是这样的人吗?那时拍马而猖獗的小人多着呢!

  • 2023-06-18 08:37

    冯宝怎么成了反派的?1566里面没有所谓的反派吧?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用户17xxx36 回复:
    其实你啥都不懂,装高深,不管偏左偏右,核心是看站在什么高度和角度,大明王朝1566电视剧要表达的核心理念你知道什么不。算了,你这种自以为是的,只会空谈的人,最多和那些翰林院国子监人差不多,哦,不对,就是那些空谈清流翰林院国子监的门槛你都都够不到,还在这装
    用户42xxx70 回复:
    一开始你说的大不孝我还以为有啥深意,一句没尽孝道我知道还是把你想深了[笑着哭],不论海瑞在剧中还是历史他尽没尽孝道也不是啥值得讨论的事。哎~ 他在剧里对她妈什么样…我真服了你了。 然后沽名钓誉的例子你没回答 估计你也举不出来 你老是想说你懂哲学 懂政治 然后贬低我不懂 我奇怪?我看过一点哲学书,真正能领悟叔本华 尼采这种思想的人不会这么无聊在网上键盘 戾气重。还政治 黄口小儿为何要妄谈政治(≖_≖ ) 你唯一对的一句话就是 咱确实不在你和层次 你逻辑太乱了 没法有效的沟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