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的并发症有哪些?那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呢?

痛风主任朱文浩 2021-05-22 14:35:52

一、高尿酸血症的并发症有哪些?

1、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会导致痛风性关节炎。一般约12名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有痛风患者。50%以上的痛风发生在大脚趾上,反复发作后,也可能出现在脚、踝、手、膝关节等其他关节。典型的表现是,深夜突然关节疼痛、红肿、疼痛剧烈,撕裂样本、刀切样本,严重时关节畸形、障碍。

2、高尿酸血症和肾脏病。

首先尿酸盐沉积在肾上,可以直接导致慢性尿酸盐肾病、急性尿酸肾病、尿酸肾石症;其次肾病影响尿酸排泄,会发生继发性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则会导致肾病加重。而慢性肾病伴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降低尿酸治疗可降低肾小球尿酸负荷,从而延缓慢性肾病进展。

3、高尿酸血症和肥胖。

与肥胖相关的轻度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状态,会增加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风险。因此减轻体重,尤其是减小腹围,是非药物治疗降低尿酸水平的有效方法。

4、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

血尿酸水平是高血压发病、长期血压变化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μmol/L,高血压产生的风险会增加15%~23%。对于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优先考虑除利尿剂外的降压药物。氯沙坦钾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心血管事件减少了13%~29%。氨氯地平是一种具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的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建议用于合并缺血性卒中的高血压患者。

5、高尿酸血症和高血糖。

血尿酸水平提高不仅增加了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也是非糖尿病人未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还是糖尿病肾病进展和恶化的重要预测因子。糖代谢异常患者血尿酸>480μmol/L应立即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

6、高尿酸血症和血脂紊乱。

血脂紊乱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常见的并发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或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优先考虑阿托伐他汀;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优先考虑非诺贝特。上述两种药物都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7、高尿酸血症和冠心病。

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0μmol/L,女性心血管病死率和缺血性心脏病死率增加26%和30%,男性增加9%和17%,女性冠心病危险性增加48%。

8、高尿酸血症和心力衰竭。

血尿酸水平的提高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血尿酸水平的提高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长期使用钾利尿剂(特别是唑类利尿剂)可以降低肾尿酸的去除率,诱发或加重高尿酸血症。对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心力衰竭患者,优先采取适量的水分和碱化尿液,另外,由于嗪类利尿液可能增加布丁过敏反应的风险,尽量避免两者同时使用。

9、高尿酸血症和缺血性卒中。

血尿酸水平提高,特别是血尿酸>420μmol/L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促进卒中发生,是中国人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血尿酸水平的提高可能是女性患者无症状性脑梗塞和中风的重要血清学指标。控制血尿酸水平对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预防卒中可能有更重要的意义。高血尿酸水平与卒中后早期死亡风险正相关,急性中风患者血尿酸增高是中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可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评价的指标,预测卒中后死亡和复发的风险。高尿酸血症促进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增加卒中后的早期死亡和复发,长期管理高尿酸血症,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和不良预后。

二、那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呢?

1、低脂肪饮食。高尿酸血症患者多伴有高脂血症,高脂肪饮食由于外源性脂肪利用亢进,应采用低脂肪饮食。

2、蛋白质。高蛋白饮食可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升高,可增加尿酸前体,因此应加以限制。

3、碳水化合物。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防止组织分解代谢产生酮体,提高尿酸清除率和排泄量,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

4、高尿酸血症是由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因此,禁止高嘌呤食物,限制嘌呤食物,减少外源核蛋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增加尿酸排放。

5、酒、饮料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应尽量少用。

6、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7、提倡低盐饮食。

8、应多选用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尤其是高钾、低钠的碱性蔬菜,既有利尿作用,又能促进尿酸盐的溶解和排泄。

9、多喝水稀释尿液,有利于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

0 阅读:923
评论列表
  • 痛风是肝肾脾的问题引起尿酸异常。 体内尿酸由肝合成,由脾运输,肾排出。 当肝经某处出现问题则合成尿酸会增多;肾经出现问题则尿酸排泻不佳,脾功能失调也导致尿酸沉积体内。 想完全治愈痛风,就须将肝肾脾修复如初,痛风自然痊愈。 痛风治愈后,请勿暴饮暴食,正常饮食即可。

痛风主任朱文浩

简介:针对早中晚期痛风及难治痛风有较深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