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不除,越积越毒!中医专家:湿气重的人有这6大表现,2招教你祛湿!

老潘讲堂 2023-12-05 10:43:34

湿气重的表现

中医认为,湿为百病之源,这并非没有道理。

不少年轻人由于白天要应付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压力,晚上便开始了报复性熬夜。同时,匮乏的运动量加上高油高脂食物、冷饮的摄入,让身体陷入湿气重的窘境。

一般来说,湿气重的症状在头部、舌头、皮肤、关节、大小便、精神状态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舌头:中医认为,正常人的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即舌体灵活柔软,颜色淡红,大小适中。而湿气重者会表现为舌体庞大,表面裹有一层油腻状的黏液,或感觉舌面湿漉漉、滑溜溜,口中有发甜的感觉,这些都是湿气重在舌体上的表现。

皮肤:湿气重的人,经常会感到皮肤痒痒的,用手抓会出现红色凸起,像被蚊虫叮咬了一样。

关节:当湿邪侵蚀到关节时,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等。

大小便:湿气重的人,会有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症状,如果大便成形,湿气重会使大便黏腻冲不干净。

精神状态: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感到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易困倦,记忆力减退等。

胃口:湿气重的人,胃口会受到影响,出现不想吃东西、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等表现。

于是,炸鸡配参茶、精酿加枸杞。熬夜配面膜,蹦迪戴护膝成为了他们焦虑养生的现状。

湿邪产生的原因

从内因上来讲,中医上常说“脾主运化”。也就是说,我们的脾胃就像一口锅一样,将吃进去的东西变成正常的能量、水液,代谢到全身运化掉。如果脾胃出了问题,身体的水排不出去了,多余的水液停滞于人体局部,就会出现腹部胀满,若在身体表面聚集太久了就会变成像胶质一样的痰,通过皮肤发出来,就会长湿疹。

外湿与內湿虽有不同,但他们在病证表现上有共同的特点,且在发病过程中相互交叉影响。外湿所生病症,容易伤及脾脏,使湿浊内生。而脾失健运,水湿停聚,导致免疫力下降,又容易使外湿侵袭。通常来讲,湿邪常兼夹风、寒、热邪,让调理变得更加复杂。

民间有句谚语:“小满小满,江满河满”。这句话说的意思是:由于小满雨量的增加,空气潮湿,体内容易生湿。也就是说,小满以后,是人体湿气的第一个高峰点。

同时,小满时节刚好又把湿和暑连在一起,导致了“暑多挟湿”,暑热之气和湿邪一起侵犯人体,形成了湿毒,湿毒打进人体内部的时候,暑、湿就会里应外合把毒气扩散到全身,湿毒悄无声息地向我们的全身都发起了进攻。因此,小满养生更应注重清热健脾祛湿。

中医上常说:“湿邪不除,越积越毒”。因此,一旦察觉有湿气的苗头,一定要及时排湿。

一般来说,无论是外湿还是內湿,它们入体后,都会根据不同体质转化为不同湿气,寒性体质往往转化为湿寒,热性体质往往转化为湿热,具体表现如下:

湿热:舌苔黄腻厚、口干口苦口臭、皮肤油腻易长痘、大便粘或便秘、怕热易出汗。

湿寒:舌苔白厚腻有齿痕、口黏发甜、食欲不振、易水肿、大便粘不成形、手脚冰凉还怕冷。

湿气的严重程度也会因人、因地、因时而异。那么,如何正确祛湿呢?网上的祛湿茶、药物敷贴、泡脚方能否成为通用处理方式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祛湿同样要辩证,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状态来选择方法。一般来说,湿寒可以用芳香化湿法,湿热则用清热祛湿和利水渗湿法。

20 阅读:9167
评论列表
  • 2024-03-28 16:07

    舌苔白厚无齿痕,舌麻食无味,腹胀,头部颈部及手脚易出汗,偏胖,大便不成型。咋回事啊?

    小涛 回复:
    去看中医

老潘讲堂

简介:传承中医文化,专注前列腺炎问题免费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