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军进攻桂林,巨赞法师举起屠刀,手刃了130多个日本鬼子,他杀红了眼,怒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杀!” 没人能想到,这个挥刀时眼神如烈火的僧人,半年前还在栖霞寺给小和尚讲“慈悲为怀”。 他本是江苏人,19岁出家,一手书法写得行云流水,打坐时能纹丝不动坐一天。 这哪是突然转性?他出家前就不是省油的灯。本名潘楚桐的他,15岁就考进上海大夏大学,还懂英、日、梵三种外语,却因组织学潮被通缉,才逃到灵隐寺剃度。念经时他总拍案而起,觉得光靠“慈悲为怀”救不了南京的冤魂,这和尚打骨子里就揣着家国气。 其实早在1937年南京沦陷后,巨赞法师就没真正“静下心”念过经。当时他刚从灵隐寺转到栖霞寺,亲眼见日军从寺外拖走百姓,听着远处的枪声和哭喊声,手里的木鱼敲着敲着就停了,对着寺里的老方丈拍了桌子:“师父,再闭门念经,咱们看着同胞死,那不是慈悲,是懦弱!” 老方丈一辈子守着“出家人不问世事”的规矩,劝他忍一忍,可巨赞法师根本忍不下。他偷偷联系上之前学潮时认识的进步青年,把栖霞寺的偏殿改成了临时避难所,还动员寺里二十多个年轻僧人,学着包扎伤口、搬运物资,后来干脆组了支“僧伽救护队”——这在当时的佛教界,可是破天荒的事。 不少地方的僧人都骂他“破戒”,说他丢了佛门的脸,他却带着救护队往前线跑,遇到日军小股部队,就拿起藏在袈裟里的刀和手榴弹。 1944年日军打桂林前,他早就摸清了周边的山路,还帮守军画了防御地图,因为懂日语,偶尔还能截听日军的简单口令,帮着减少了不少伤亡。 有人问他,出家时发过“不杀生”的誓,现在杀了鬼子,就不怕遭报应? 他擦着刀上的血,眼神比打坐时还坚定:“我杀鬼子,是为了让更多人活,是为了保住家国,要是这也算报应,那这报应我认了!”而且他杀了鬼子后,从不忘给死去的同胞立块简易的木牌,有空就对着木牌念段经,说“不是我好杀,是鬼子不让咱们好好活”。 他懂英、日、梵三种外语,没用来研究佛经,反倒用来翻译抗日宣传册,还把自己写的书法作品拿去义卖,换来的钱全买了药品和粮食,分给桂林的百姓和守军。之前在大夏大学学的组织能力,也全用在了动员民众上,不少百姓见和尚都站出来抗日,也主动跟着送物资、探消息,桂林保卫战里,民间的抗日力量,有不少都是他带动起来的。 后来有人说他“不僧不俗”,可他从不在乎这些评价。在他心里,先有家才有寺,先有国才有佛,要是家国没了,再规矩的佛门,也护不住僧人,更护不住百姓。他的“慈悲”,从来不是对着侵略者的,而是对着受苦的同胞,对着危难的家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44年,日军进攻桂林,巨赞法师举起屠刀,手刃了130多个日本鬼子,他杀红了眼
谈古论今朝
2025-10-15 22:50:12
1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