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莉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四十人的合照,说她自己加入了小米的MiMo团队,她之前在DeepSeek公司做大模型开发,还参与过MoE架构的工作,更早的时候她在阿里负责过多语言模型项目,这三次换工作其实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让AI不仅能说话,还可以看得见、听得懂,并且能够动手做事。 这位技术大牛的职业生涯轨迹挺有代表性的,从阿里到DeepSeek再到小米,每一步都在朝着多模态AI这个方向深耕。现在行业里最缺的就是她这种既懂大模型又懂多模态融合的人才,小米这次挖到宝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频繁跳槽也反映出AI行业人才流动异常频繁,顶尖人才成了各家争抢的稀缺资源。 她选择加入小米的MiMo团队,这个决定很有意思。小米做AI的优势在于硬件生态,手机、家居设备、汽车都能成为多模态AI的落地场景。但跟专门做AI的公司比,小米在基础模型研发上能投入多少资源是个问号。罗福莉之前在DeepSeek做的MoE架构,那是需要大量算力支撑的,小米能不能提供同样的研发条件? 多模态AI听起来很美好,让AI能看会听还能动手,但现实中的技术难点一大堆。不同模态的信息怎么对齐,怎么解决模态缺失问题,这些都是硬骨头。罗福莉在三个公司的经历确实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每个公司技术路线不同,这些经验能不能很好地融合起来还要打问号。 行业现在有个现象,大家都往多模态这个方向挤,觉得这是下一个风口。但说实话,目前多模态AI除了做一些简单的图文生成,真正能落地的应用场景并不多。很多公司是在为“可能的需求”做技术储备,离真正产生商业价值还有段距离。 小米这次高调组建MiMo团队,可能更看重的是品牌效应。在AI领域,小米需要这样的技术明星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至于实际能做出什么产品,可能还得观察一段时间。毕竟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中间要跨过的坎儿不少。小米女高管 罗福莉 罗莉语录 福福ceo 罗莉宏 重庆罗莉 罗莉医生 ai金满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