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米YU7拿到一个国际压铸大赛最佳结构奖,雷军转发消息时提到技术突破,官方

甜美少女心 2025-11-18 13:17:50

前几天小米YU7拿到一个国际压铸大赛最佳结构奖,雷军转发消息时提到技术突破,官方通稿里写着20合1压铸、刚度领先、前备箱有141升,听起来挺厉害,但这个奖其实是颁给制造工艺的,跟整车设计关系不大,大家看了就觉得这是把零件厂的成绩算到自己头上。 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压铸技术本身确实是制造业里一个挺硬的指标,把一堆零件集成成一个整体,对提升车身刚性、减轻重量有帮助。但问题在于,普通用户听到“20合1压铸”“141升前备箱”这种话,第一反应可能是“这车整体很强”。可实际上,这个奖是发给“压铸结构”的,说白了是夸某个零件做得巧,不是夸整车性能多牛。你拿零件厂的工艺突破,包装成整车的大亮点,这里头多少有点“移花接木”的味道。 汽车是个系统工程,不是零件好车就一定好。悬架调校、电池管理、软件标定、安全性验证,哪个都比单一工艺复杂。小米通稿里重点提刚度、前备箱容积,这些确实是压铸带来的优势,但一辆车开起来舒不舒服、安不安全、续航实不实,还得看整体匹配。如果光把压铸技术吹成核心技术,容易让人忽略其他可能存在的短板——比如软件卡顿、充电效率、售后网络,这些才是真实用户天天在吐槽的。 再说这个“国际压铸大赛”,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属于行业内的专业奖项,和普通消费者熟悉的“年度车型”“安全评级”完全不是一码事。车企喜欢拿这种奖做宣传,无非是因为技术名词容易制造“黑科技”印象。可用户真正关心的,是车价会不会因此涨两万,维修成本会不会更高——毕竟一体化压铸要是一撞,可能得换整个大件,维修费吓死人。但这些实际问题,通稿里一般不会提。 其实小米这么宣传也能理解,新品牌需要快速建立技术形象。但过度放大供应商的功劳,反而可能让人怀疑:整车研发到底有多少是自己的?如果核心亮点都是“供应商技术+奖项包装”,那和“组装厂”的区别又在哪里?这不是否定小米的努力,只是觉得,宣传可以更踏实点,别把工艺突破直接等同于产品力碾压。su7小米汽车 小米YU7 su7小米事故 小米YU7雷军 小米汽车FU7 小米 YU7 su7小米 小米sut7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01

评论列表

Wh

Wh

2
2025-11-18 20:49

背后的犹太金主,是真TM的给力啊!一个又一个北美大奖,一个车一个手机的,就不知,尿壶说的,爆炸来的时候…呵呵

行者

行者

1
2025-11-19 10:12

不好意思,这零件厂是小米的

猜你喜欢

甜美少女心

甜美少女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