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蓝、广汽、国轩全固态电池技术对比

锂电还是我更懂 2024-05-22 15:42:35

最近,饱受关注的全固态电池连续发布了三款新品,分别来自太蓝新能源、广汽埃安和国轩高科,其中,太蓝新能源采用的是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路线,国轩高科采用的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路线,而广汽埃安采用的是氧化物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复合路线。

关于电池的能量密度,太蓝新能源发布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惊人的720Wh/kg,刷新了锂电池最高能量密度的行业纪录;广汽埃安发布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400Wh/kg以上;而国轩高科发布的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在三款电池中最低,为350Wh/kg,但是较目前行业主流的三元锂电池也是高出了40%,并且据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项目总工程师潘瑞军透漏,国轩高科将会以“350Wh/kg”的体系为量产目标。

正极方面

太蓝新能源正极采用高克容量、长循环富锂锰基材料,高克容量指的是每克材料可以存储更多的电荷,这有助于提高电池的整体能量存储能力。

广汽埃安采用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通过正极材料、极片设计以及制造工艺的三重突破,实现了5mAh/cm2以上的高面容量。

国轩高科采用超薄膜包覆单晶正极,通过超薄膜包覆,单晶正极可以展现出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和更高的安全性。

负极方面

太蓝新能源负极采用复合锂金属基材料,一方面,锂金属作为负极,理论容量为3860mAh/g,约为石墨的10倍,这意味着锂金属负极可以极大地增加电池的存储能力。另一方面,这种材料具有超宽、超薄的特点,同时兼具高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

广汽埃安负极采用第三代海绵硅负极片技术(新型纳米硅复合负极),通过活性纳米硅的非晶化、高强度3D多孔支撑体、快离子导体包覆等技术的应用,负极可逆容量达到1500mAh/g,为现有石墨材料的4倍;较常规硅负极材料膨胀率下降37.5%,循环稳定性提升140%。

国轩高科负极采用三维介孔硅负极,这种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分散性,可以增加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三维空间结构可以为硅的体积膨胀提供一个缓冲层,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这款全固态电池电芯体系循环次数可达3000次以上,可以轻松实现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百万公里行驶里程。

固态电解质方面

太蓝新能源采用独创的高性能、超薄致密复合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这种电解质,相比传统的液态电解质更安全,不易燃烧,同时还可以有效抑制锂金属的枝晶生长刺穿,大大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内部通过构筑高效离子和电子传输网络,及其与自研界面柔性层材料的搭配,这种设计解决了全固态锂电池的固-固界面阻抗,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整体性能。

广汽埃安全固态电池应用了高强致密复合电解质膜技术,其结合氧化物、硫化物等物质形成高强致密复合电解质膜,极大程度降低了负极锂枝晶和机械滥用对电解质膜的破坏,不仅在针刺、裁切、-78℃干冰环境、90℃高温热水浸泡等极端条件下测试中保持性能稳定,甚至在200℃热箱测试中也不会发生爆炸,从本质上解决了电池的安全风险。

国轩高科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其通过自研有序网络(硫银锗矿型)及无规共聚(玻璃陶瓷态)的固态电解质,并通过微纳化处理,进一步降低电解质的尺寸到亚微米级,形成微纳化固体电解质。

关于量产,据了解,广汽埃安全固态电池目前尚未到达商业化量产进程,预计后期将于广汽因湃电池工厂生产,并将于2026年率先搭载于昊铂车型;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预计是2027年的时候会小批量的上车实验,如果测试一切都好的话,整个产业链建立起来,预计2030年实现量产;太蓝新能源则未公布该款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量产装车时间线。

参考来源:广汽埃安、太蓝新能源、国轩高科

来源:中粉固态电池

注:本站转载的文章大部分收集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将及时处理!

2 阅读:780
评论列表
  • 2024-05-23 11:48

    哈是波罗[笑着哭]

  • 2024-05-23 08:55

    能用在手机上吗

    一起吹牛 回复:
    迟早的事
  • 2024-05-23 13:04

    还有这么多年不如不说

锂电还是我更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