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考大学,我妈回娘家借了两万,八年后北京相遇,她却匆忙躲开

凝旋情情 2024-05-08 22:02:36

口述:王英

农村有句老话∶老大娇,老小宝,可怜就在半中腰!

这句话在我奶奶的身上体现到淋漓尽致。

我爸是老大,叔叔是老小,最可怜的就是我那抱养的姑姑了。

说起来是因为没女儿才抱养的,可是奶奶把姑姑抱回来后却横挑鼻子竖挑眼,嫌姑姑皮肤不白,五官也不周正,还不爱说话,又馋又懒……等等。

总之,整个家里只有姑姑是个另类,无论干啥都讨不到奶奶的欢心。

私下里,奶奶常常撇着嘴说姑姑到底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和她的两个兄弟根本不是一个锅里的馒头。

三兄妹中,我爸学习成绩最好。

所以奶奶就把他当成手心里的宝,享受的是家里最高的待遇,所有好吃的和好穿的都尽着我爸。

爸爸吃剩下的,用剩下的再分给我叔叔。

姑姑只有站在一边干瞪眼的份儿,啥也捞不着。

96年我爸师范毕业,分配在我们乡镇工作,此后,奶奶在村里就彻底抖了起来,有个吃公家饭的大儿子,村里谁见了她都是客客气气的。

奶奶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培养我叔叔。

大儿子是师范生,小儿子必须得培养成大学生。

然而,叔叔完全不是学习的料。

并不是脑子笨,总归就是不爱学习,看上去生龙活虎的,只要你给他一本书,一会儿就能听到他抱着书本打呼噜的声音。

别人拿书是学文化的。

我叔叔读书却是搞催眠的。

任凭奶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叔叔就是不学习,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喂牛了。

恰恰相反,奶奶口中不是一个锅里馒头的姑姑却特别爱学习。

她也不是那种智商极高的人,赢在踏实肯干,就是死学,笨学,有一种不折不挠的吃苦精神,属于那种“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孩子。

姑姑的理想本来也是考师范。

所以从初二开始,她就特别的拼,晚上睡觉不脱衣服,大冷天的,飘着雪花她都还在路灯下背书,所以姑姑的学习成绩虽然没有我爸当年那么拔尖,但是也属于中上等水平。

可是天不遂人愿啊!

那么努力的姑姑到了初三以后才知道,上面竟然取消师范了,他们那届学生要么上高中,要么上中专。

而且中专和大学也都不再包分配的。

姑姑心里过不去这个坎,独自难受了一个多月,然后就小心翼翼地找奶奶商量,说:“妈,现在上不成师范了,要不中考的时候,我也报考高中行不行?你放心,我一定会考上重点高中的。”

抱养的闺女还想考高中,上大学!

这对奶奶来说,简直是比天方夜谭还离谱了。

初中都不想让她读,更何况是高中和大学了。

奶奶当即就表示了自己的想法,说∶“哎呦,闺女啊!你看看咱家,你大哥还没结婚成家,你小弟都不上学开始打工养家了,就凭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上什么高中啊!白浪费钱。

这样吧!你啥也不用上了,初三毕业,拿个初中毕业证,也跟着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去南方打工吧!听说那边可赚钱了呢!”

奶奶坚决不支持姑姑继续读书。

偏偏姑姑又不是一个轻易肯服输的性格。

她哭着去找我爸,让我爸帮忙从中说合。

俗话说∶知子莫若母。

但是反过来,知母也莫若子啊!

爸爸了解奶奶的脾气,要想让她自个儿掏供姑姑读高中绝对是不可能的事。

于是我爸就和姑姑商量,说∶“小妹,你尽管去努力学习,上学的事不用担心,妈不愿意供你,那不是还有哥哥嘛!我现在都上班开始领工资了,我供你。”

有了我爸的承诺,姑姑终于重拾信心,开始甩开膀子干了。

那年中考结束,姑姑整整瘦了十一斤。

然而即便是已经足够的努力,她还是以六分之差无缘于县里的重点高中。

姑姑只好去了我们镇上的二高中读书,她的学校和我爸的学校毗邻,姑姑放学就可以去爸爸的宿舍吃饭。

在我爸的极力坚持下,奶奶也无可奈何,只得默许了姑姑读高中。

姑姑上高一那年我爸妈结婚的,妈妈在镇上的粮站工作,成家后为了生活上的方便,妈妈和我爸同事的家属商量,两个人宿舍调换,此后我爸就有了两间宿舍,妈妈下班后就也回到了这边。

总共两间房,爸爸妈妈把外面那间隔出了一张小床,成了姑姑的独立空间。

高中三年,姑姑和我爸妈一起生活了三年,认识的人都说她有福气,哥哥和嫂子把她当孩子一样宠爱。

我一岁多的时候,姑姑参加高考。

不幸的是,考前姑姑过于紧张,一直恶心呕吐,还有些低烧。

出分的时候,姑姑的成绩比平时低了几十分,连二本的线都够不上,只能读大专或者三本。

但是三本有一个弊端,就是学费贼高。

差不多20年前吧!普通人的工资每个月才几百块钱,但是姑姑理想中的三本院校,每年光学费是16000,还不算生活费。

天文数字一样的学费,马上就把奶奶给吓住了。

老人家发话∶“要么你退学,要么就去上个大专,想读那么贵的三本是根本不可能的。”

从初中到高中,姑姑可以说已经是拿自己的生命在拼搏了,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改变命运,走出去看看外面不一样的世界。

她当然不甘心了,不愿意上大专。

然而现实根本不容许她做出其他的选择。

复读?

那是不可能的事。

退学?

那这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不就白白浪费了嘛!

就在姑姑的苦苦挣扎,满腹惆怅的时候,我妈找她谈心了,说∶“小妹,对于未来,你是咋想的?”

姑姑说∶“我肯定想去读三本啊!但是家里现在的情况……唉!”

姑姑随之叹了口气。

人生真的是有太多无奈啊!

妈妈没有多说什么,得知了姑姑的心事后,她就和我爸商量∶“既然咱家小妹能上本科,我认为就不能为了省钱去上什么大专,明显低了一个台阶呢!”

可不是嘛!

如果姑姑当年上大专的话,她后面还需要继续考本科,然后再考研,找工作。

但是她上三本就不一样了,学费是高了一些,毕竟拿的是可本科的文凭啊!

我妈挺支持姑姑去上三本的。

但是我爸却很发愁。

他倒是也支持姑姑,无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和我妈工资很低,两个人赚钱养活一家子人呢,上有老下有小的,何况我还有个叔叔没工作,以后结婚也得靠我们家。

为了姑姑的事,把我爸愁得觉都睡不好。

然后我妈就想了一个办法。

她要去我大姨家借钱。

大姨夫很早就去国外务工了,他们家有亲戚在那边,所以那些年大姨家生活过得不错,姨夫一个人工作,大姨就在家带孩子。

大姨给我妈说过她家里有钱。

于是我妈就去找大姨借了两万块钱。

姑姑读大学的事情就此定了下来,不读大专,反而读了省内最贵的三本院校,第一年的学费是我妈妈帮忙借的。

后面几年姑姑自己申请了助学贷款,欠的这些钱,直到八年后,姑姑考了研究生正式参加工作之后,她才慢慢还上。

姑姑从本科到考研的过程很复杂,一路过得特别艰辛,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总之姑姑考上研究生之后,给我妈打了个电话,说∶“嫂子,我要去天津读书了,等研究生毕业,找到好工作,我以后就可以帮你分担家里的压力了。”

彼时我爸爸已经脑中风,不能自由行动,只能靠轮椅生活。

爸爸自然是不能再继续工作了。

而随着镇上机构的精简,我妈他们单位人员全体下岗。

一时之间,我们这本来挺幸福的家庭陷入了窘境,我爸妈双双失业,妈妈不但需要照顾我爸,还得筹集奶奶和爸爸的医药费用。

家里能帮忙只有我叔叔,他文化低,在县城附近打零工,赚的钱根本不够爸爸和奶奶的医药费。

为了给我爸治病,舅舅们和姥姥们都帮了我们家很多忙。

大姨还把我接到他们家读书,生活费和学费,包括衣服都是大姨给我买的。

几年后我爸的病情稍微稳定,他康复到能独自照顾的时候,妈妈让我叔叔在家里照顾爸爸。

她听熟人说大城市都小吃生意特别好,很赚钱。

那时候我们这边好多人都在北京打工。

于是妈妈在亲戚的帮助下去了北京。

她做的煎饼果子特别好吃,妈妈到北京后就买了辆二手三轮车,天天出摊卖煎饼果子,晚上和老乡们挤在大杂院里睡觉。

为了挣钱,我妈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了,生活把她磋磨得老了好几岁,看上去比那些常年劳作的农村妇女还要沧桑。

有一天我妈又在一所学校门口出摊的时候,却意外地看到了我姑姑。

姑姑穿得特别漂亮,那时候刚流行浅紫色的羽绒服。

姑姑身上就穿了一件,头发微卷,白皙的脸蛋,仿佛真的变成了个城市姑娘,不带一点乡下姑娘的样子了。

我妈的摊位正好摆在大门口。

而姑姑和一个很帅气的男孩子走在一起,两个人迎面而来。

我妈一阵慌乱,手中的煎饼都不要了,一闪身匆匆躲进了人群。

事后她告诉我们,说不清楚当时是什么心理,为什么自己要躲呢?可能是担心姑姑看见她寒酸的样子,在朋友面前太尴尬了吧!

然而我姑姑却追了上来,在后面不迭声的大喊∶“嫂子,是你吗?嫂子……。”

姑姑一直不停地追着我妈,她身后的男孩也在旁边。

实在是没办法了,我妈才只好停了下来,走过去尴尬地说∶“小妹,你不是在天津吗?咋到北京了呢?”

姑姑看着我妈就哭了起来,心疼地说∶“嫂子,你咋老成这样了啊!我以后要在北京工作了,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小豪是我男朋友,他是本地人。”

原来姑姑也是刚到北京,她读研的时候认识的我姑父,也就是小豪,两个人毕业以后又双双考了教师编,正准备等姑姑的工作稳定后去见家长呢!

没想到那次偶然的相遇,居然是姑姑第一次带姑父见家长。

姑姑对姑父说∶“要是没有我的哥哥和嫂子,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现如今嫂子既然来到北京了,那我一定要帮她的。”

以后的事情就不多说了。

姑姑嫁得很好,姑父是北京土著,而且是家里的独生子,一家人对她特别关心。

在姑姑的帮助下,我们家和叔叔家才得以慢慢恢复过来。

直到现在,他们三兄妹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叔叔在老家包地种地,经常把家里的土特产和农作物给我们两家邮寄。

姑姑和姑父,只要逢上节假日,也一准会回来看望我妈和叔叔,又出钱又出力。

村里人提起来就说,当初奶奶抱养的这个闺女真是值了,别看人家长得不咋样吧!但是架不住命好,有福气,你看兄妹三人关系处得多亲,闺女啥时候都想着娘家。

0 阅读:1

凝旋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