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参加过分享会的阿斯汤加瑜伽练习者,阿汤之旅多半不完整!

惰惰的瑜伽 2024-05-14 03:35:11

分享会应该是阿汤授权老师日常课程中很有特色的一个环节。其实,他们每次去阿汤印度总院进修,除了规律的体式练习之外,也会每周参加掌门人在Mysore的分享会,并觉得从中受益匪浅。

在掌门人上海工作坊上,其中有两天,在体式练习过后,也有分享会。来自柳州的吴龙威,是一名阿汤练习者,也是一名阿汤老师,他在分享会上有很大的收获。

吴龙威老师常住柳州,会不定期去到邹杰老师的教室练习。他发现,掌门人在分享会上提到的体式细节,跟邹杰老师强调的细节一致。

而掌门人特别提到的,手臂上举的过程中双手合掌的重要性,尤其让他印象深刻。掌门人表示,很多练习者手臂上举双手合掌,可能会掌根没有合拢,或者即便掌根合拢了,手指的位置也是空的。

他建议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让自己的两个手掌重叠在一起,是一种合拢的状态。同时,练习者做手臂支撑的体式时,整个手掌也需要压实地面。

这些细节之所以吸引到吴老师的关注,是因为近期他听康复老师提到过手支撑地面的内容。那位康复老师讲过,手撑地的受力点分为手腕、掌、指,其中掌尤为重要!

做手压地的体式时,不应该只用手腕受力;也不能光用手指受力,很多练习者做体式时,都会手指用力抠地;而是应该让五根手指的指根用力向下压地,确保手掌平实地贴合在地面上。

吴老师认为,像掌门人强调的,做所有手掌合拢的体式时,如果能够培养好手掌紧紧贴合的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就能够很自然地压实地面。

他后来仔细看掌门人的照片,无论是唱诵合掌,还是双手合十的动作,掌门人的手掌都会贴合得很实,手掌间几乎没有缝隙。

当反思自己过往的练习时,他觉得自己有时候手掌中间会空。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他会特别注意这一点,也会把这些感受分享给他教室的学生。

吴龙威老师在柳州的阿汤教室已经开了六年,目前还没有分享会这个环节,学生给他的反馈是,他们很忙,没有时间参加。但是吴老师觉得这个环节至关重要,接下来他会认真准备,用一些方法把这个环节带给学生,让大家有所收获。

事实上,分享会的环节可以包含很多内容,比如某些体式的精讲,或是老师们发现学生在练习体式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或是讲一些瑜伽、哲学、瑜伽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老师练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感悟等。

尽管mysore被喻为是阿汤练习中一种私教教授模式,但练习中,老师言简意赅的指点,学生很可能领悟不到位,也可能是一知半解。若是学生彻底搞清楚,分享会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跟老师深入讨论,同时,也可以给这些信息分享给其他同学。

(吴龙威老师于2008年接触瑜伽,自2018年开始规律练习阿汤,在柳州有一间传统阿汤工作室。)

0 阅读:9

惰惰的瑜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