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人间最大的悲剧,就是你有这三种行为:第一,人穷而情深。就是一个人没钱,却又把感情看得太重。第二,家贫而自视清高。有些人,家里很贫困,自尊心又特别强,还自视甚高。第三,势单而心善。一个人经济实力不强,还同情心泛滥。想帮这个,却帮那个,到头来,发现没有人帮得了自己。”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我把最后八百块钱塞进收费窗口。病床上,母亲因急性阑尾炎蜷缩着,而我的手机屏幕还亮着——是女友小雅半小时前分手的消息:“你连自己都活不好,凭什么说爱我?” 那是我第一次被“人穷情深”这把软刀子刺穿。 我和小雅是大学同学。她家在江南有纺织厂,我家在北方小县城,父亲早逝,母亲在菜市场有个豆腐摊。毕业时,她父亲说:“要么入赘我家厂里,要么分手。” 我选了第三条路:带她私奔。我们在城中村租了个单间,她教钢琴,我写文案。有次她生日,我花光积蓄买了条项链,她却看着隔壁的宝马车说:“我同学都开个人音乐会了。” 现在想来,那时的深情,不过是穷人的一厢情愿。 第二刀来自我的“清高”。 有次陪客户去高级会所,他们叫了陪酒姑娘。我借口抽烟逃出来,在走廊遇见大学同学——他现在是这里的经理。“陈默?”他很惊讶,“听说你在搞纯文学?” 我看着他笔挺的西装,想起自己磨破的袖口。“偶尔写写。” 他递来名片:“来给我写宣传稿吧,一篇三千。” 我没收。回到家,看见母亲在昏黄的灯下粘鞋底——她省下买老花镜的钱,给我买了件新衬衫。 那晚我写了通宵的商业文案。可当同学真打来电话时,我又拒绝了。母亲知道后,第一次冲我发火:“你爸当年就是太要脸,才一辈子卖豆腐!” 最痛的是第三刀——势单而心善。 老乡小刘创业找我借钱,我掏出准备给母亲买理疗仪的两万块。三个月后他跑路了,母亲却在买菜时摔伤膝盖,因为舍不得打车,走了三站路。 表姐孩子上学差三万,我刷爆信用卡。还款日那天,我蹲在ATM前,看着十九块二的余额,突然笑了。 笑着笑着,眼泪就砸在操作台上。 这三把刀,刀刀不见血,却刀刀致命。 转折发生在那个雨夜。我给小雅送落下的东西,她新男友的保时捷停在楼下。车窗摇下,她递出一个信封:“你的诗稿,还你。” 雨很大,纸上的墨迹化开,像哭花的妆。我站在雨里,忽然明白:穷人捧出真心,在别人眼里不过是湿漉漉的麻烦。 从那以后,我变了。 我开始坦然谈钱,接曾经不屑的商业文案。客户要求改第十稿时,我不再争论艺术,而是心平气和地计算工时费。 母亲摔伤那次,我连夜写出爆款网文,赚到手术费。看着银行卡的余额,我第一次觉得,数字比诗歌更让人安心。 昨天,小刘突然出现,说要把钱连本带利还我。我收下了本金,退回了利息。“到此为止。”我说。 他愣住了:“你以前不是这样。” “以前那个陈默,”我指指胸口,“已经死在急诊室门口了。” 今天整理书柜,翻出那叠被雨泡过的诗稿。纸页粘在一起,像愈合的伤疤。其中一页还能辨认: “我曾把肋骨拆下/当火把举起/后来才知道/穷人的骨头/烧不出照亮别人的光” 母亲悄悄进门,放下一杯热牛奶:“你爸说过,人要先把自己的船划稳,才能载人过河。” 她现在戴上了老花镜,是我用第一篇商业稿费买的。 窗外,霓虹依旧。那个坚信“情深能饮水饱”的青年已经走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先穿好铠甲再谈温柔的中年人。 人间三大悲剧,我全经历过。但现在看来,那不是悲剧,是觉醒的必修课——当你停止用肋骨当火把,开始用双手筑城墙时,真正的黎明才刚刚到来。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是为人处世最根本的次序。在自己力量不足时,首先要做的是管理好自己,这是智慧,而非自私。在自己有能力时,再去帮助他人,这是美德。 《增广贤文》:“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世事多变,感情亦然。一味地情感泛滥,可能无法换来同等的回报。此时,沉淀自己,默默努力,才会换得应有的尊重。 佛曰:“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 你的善良和帮助,给值得帮助的人,不是试图拯救无可救药的人。 “人穷莫入众,言轻莫劝人。” 当你弱小的时候,要学会脚踏实地,提升自己的同时,要学会借力,才能打破枷锁的束缚,改变自己的命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贵人指路。” 如今的时代,自己摸索固然重要,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因此,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更要合作与借力。 一个成熟的人,懂得将感性的善心,收纳于理性的容器中;将个人的奋斗,置于广阔的资源网络之内。 这不是冷漠,也不是功利,而是在人情社会生存的必要技能和智慧。 当你自身光芒万丈,你散发的温热和微光,才会真正温暖他人。
这样的人内心都很有安全感吧。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