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干部:“任何一个聪明人,都不会因为工作而跟任何人对抗。如果你的领导刁钻,你就学会避其锋芒,没必要当出头鸟。如果你的同事有小人,那你就敬而远之,表面客客气气,其实保持距离。” 我合上那位退休老干部的回忆录,扉页上他亲笔写着:“小陈,刚则易折,柔则长存。”窗外,新上任的部门经理正在训斥一名实习生,声音尖利得像玻璃刮过地板。我默默把百叶窗调成四十五度——既不全开,也不紧闭,这是老领导教我的“安全视角”。 三年前,我也曾是那个实习生。当时部门有个“刺头”老赵,专爱挑新方案的毛病。我熬夜做的市场分析,他当众甩在桌上:“花架子!我跑业务时你还在穿开裆裤!”我气得浑身发抖,准备拍桌反驳。 我的师傅,即将退休的老科长,在桌下轻轻踩住我的脚。他笑呵呵地给老赵递烟:“赵哥火眼金睛,我们改,马上改。”那天下班,他带我去护城河边散步。“看见这水没?”他指着漩涡,“硬碰硬,石头碎了;绕着走,水都入海了。” 一个月后,公司竞标重大项目。老赵的方案漏洞百出,眼看要丢单。师傅让我“无意间”把修正后的数据透露给老赵。结果标书中了,老赵在庆功宴上醉醺醺地拍我肩膀:“小子,有点眼色!” 去年公司架构调整,来了位海归副总。他推行“狼性文化”,要求所有人加班到十点。同事小张在会议上直言反对,第二天就被调去管仓库。我则主动承接了最棘手的客户——一个以刁钻著称的台商。 第一次见面,台商把合同摔在我面前:“你们大陆企业,做事就是不专业!”我端起茶杯,用他熟悉的闽南语说:“林总,先吃茶,合同慢慢讲。”他愣住了——我调查过他的祖籍。 那单生意谈了两个月。每次他发火,我就安静地泡茶;他挑剔,我就拿出三套备选方案。签约那天,他说:“你很奇怪,像水,看着软,其实推不动。” 这让我想起老干部的话:“水为什么能穿石?不是因为它硬,是因为它流得久。” 公司里有个“消息树”刘姐,最爱传闲话。她曾凑过来打听副总的隐私,我笑着递上喜糖:“姐,我老婆生孩子了,沾沾喜气。”她讪讪地走了。后来好几个议论副总婚事的同事都被约谈,只有我安然无恙。 上个月,副总暗示我接手小张的职位。我连夜写了份申请,却不是为仓库主管,而是请求成立售后服务部——既避开权力核心,又抓住实际业务。副总批了,还夸我“有大局观”。 昨天陪老干部钓鱼,他望着水面说:“知道为什么退休干部爱钓鱼吗?不是在等鱼上钩,是在练怎么放长线。”浮漂微动,他却不提竿,“你看,有的咬钩不值得收线。” 今天上班,刘姐神秘地说副总要调走了。几个平时巴结他的同事顿时脸色惨白。我低头整理售后报表,想起老干部的赠言。 中午收到老赵的微信,他开了家咨询公司,想请我当顾问。我们约在护城河边的茶馆,他给我斟茶:“当年你师傅那招‘借力打力’,你算是学到家了。” 我望向窗外,河水依然绕着礁石流淌。这办公室何尝不是一条河?礁石是权力,漩涡是非议,而我要做的,不是填河也不是改道,是学会在激流中找准自己的流向。 下班时,新来的实习生红着眼圈在打印室哭。我递给她一包纸巾,就像当年师傅对我那样。“打印纸卡住了,”我指着机器,“有时候不是用力拽就能出来,得按重启键。” 她抬起头,似懂非懂。 其实我也不全懂。只是渐渐明白,在职场这片江湖里,最高明的武功不是独孤九剑,而是太极拳——看似柔软,实则每一招都留有余地;看似后退,其实是在酝酿下一次出手。 《周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人在社会上为人行事,其实最核心的本质就是利益。因此,最高级的智慧,就是不要触碰别人的逆鳞,避开坚硬的锋芒,就如领导的刁钻、小人的挑衅,绕道而行,做好自己的事情,反而不会引来怨恨和责难。 真正聪明的人,更不会轻易显露自己的锋芒,更不会用它来与人对抗。 他们将自己的才能和实力隐藏起来,等待最适合的时机再行动。 《菜根谭》:“势不可使尽,使尽则祸必至。” 与领导、同事对抗,就是在用尽自己的“势能”。当你把关系弄僵,把路走绝,灾祸也就离你不远了。如被穿小鞋,被孤立。 《庄子》:“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在工作中过于突出、强硬,尤其是与领导对抗的“出头鸟”,往往会被最先清理。 小不忍则乱大谋。面对刁钻的领导,小人的同事,一时的意气用事,忍不住反驳,可能会毁掉你长远的职业规划。 在非原则性问题上的服从,是最好的进谏。这不是为了讨好,而是为了赢得信任和空间。 对小人,敬而远之,守好边界,是为上策。宁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 你要记住:工作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而不是情绪对抗。 在职场,有时候输掉一场争执,是为了赢得整场战争。 它不是懦弱,而是清醒:在职场权力结构中,硬碰硬往往代价巨大且收效甚微。 它不是虚伪,而是专业:将个人好恶与工作职责分开。 记住,真正的强大,不在于你能打倒多少人,而在于你能在风雨中走多远。
朱立伦投完票的交棒感言太有戏了!嘴上说“心情轻松”,感谢大家四年支持,话锋突然拐
【9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