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乌克兰将我们收购的马达西奇公司收归国有,我们居然没有采取任何有力反制,这也间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22 15:38:20

当初乌克兰将我们收购的马达西奇公司收归国有,我们居然没有采取任何有力反制,这也间接鼓励了一些西方列强对中资虎视眈眈,存觊觎之心,荷兰只是第二个尝试抢劫者,如果这次再不将他打痛冶服,杀鸡儆猴,那么中国在海外几万亿的资产将血本无归。 这家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厂,当年靠着造 “安 - 225” 的发动机风光过,可后来经营一落千丈,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眼看就要彻底关门大吉,是中国的天骄航空带着真金白银找上门来救场。 从 2017 年开始,天骄就实打实往里投钱,不仅按协议支付股权转让款,还承诺给乌克兰无偿转让 25% 的股权,再额外拿 1 亿美元专门发展当地航空工业,甚至保证五年内不降低工厂收入、工资和技术投入,光前期到账的资金就有 1 亿美元,最后更是拿到了超过 50% 的股份,完全是奔着双赢去的 —— 咱补技术短板,他们保就业保产业,这本该是段佳话。 可美国一施压,乌克兰立马翻脸不认人,把商业契约当废纸。2018 年乌克兰法院突然下令冻结马达西奇所有股权流通,国家安全局还莫名其妙搞起了刑事调查,直接打断了正常的交易进程。 等到 2021 年,泽连斯基干脆签署制裁令,把天骄等 4 家中国公司和 3 名个人列入黑名单,冻结资产、限制贸易,连入境都不让,硬生生剥夺了中国股东的合法权利。 更过分的是当年 3 月,基辅法院直接裁定没收马达西奇全部财产和 100% 股权,转手交给所谓的犯罪资产管理局,把一场合法投资变成了赤裸裸的掠夺,天骄总裁气得直骂这是 “强盗式公然抢劫”。 面对这种操作,咱们的应对确实太软,除了外交部发言人出面说几句 “要求依法维护权益”,就只剩企业自己跑到海牙仲裁法庭去告状,从 2020 年索赔 35 亿,到后来追加到 36 亿,再到 2025 年最新的索赔超 45 亿美元,官司打了好几年,钱却一分没要回来,乌克兰那边连谈判的意愿都没有,反而借着制裁的由头拒绝任何接触。 乌克兰这波 “零成本抢劫” 的示范效应太快显现,荷兰立马跟上趟,把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当成了下一个目标。安世半导体是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的硬角色,2019 年被闻泰科技花了超 330 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之后经营得风生水起,不仅还清了所有并购贷款,2024 年营收都达到 147 亿元,占了闻泰总营收的六分之一,在荷兰本土雇了 2000 多人,五年缴税 1.3 亿欧元,实打实给当地创造了利益。 可 2024 年 10 月,荷兰政府突然拿 “治理缺陷” 和 “国家安全” 当借口,下了部长令冻结安世全球 30 个实体的运营权,还把中国籍董事长张学政给停了职,把几乎全部股权强制托管给外人。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借美国 “实体清单” 新规找由头,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的文件都露了馅,早在当年 6 月美国就威胁荷兰,不换掉中国 CEO 就不给豁免,荷兰这纯属跟着美国主子抢东西。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种风气已经开始扩散到其他地区,拉美国家也跟着学起了 “国有化” 的套路。墨西哥 2023 年修了《矿业法》,把锂列为战略矿产搞国有化,直接取消了赣锋锂业子公司的矿场特许权,让人家前期投入打了水漂。 智利更狠,天齐锂业 2018 年花了 40.66 亿美元(约 295 亿元人民币)买下 SQM 公司 22.16% 的股权,成了第二大股东,结果智利政府逼着 SQM 和国有铜业公司搞合资,对方拿 51% 的股份控股,2025 年起就要拿走 70% 的利润,2031 年更是要涨到 85%,天齐想召开股东大会投票反对都被当地监管机构驳回,完全没地方说理。 要知道中国在海外的资产可不是小数目,几万亿的盘子里装的都是真金白银的投资,从能源矿产到制造业企业,覆盖了全球多少个国家。 乌克兰开了个坏头,明抢 45 亿美元的资产没受实质惩罚,荷兰跟着抢 330 亿的半导体企业,拉美国家盯着锂矿资源下手,这就像一群人看到有人抢了东西没被打,自然会跟着围上来。 乌克兰其实自己也清楚亏大了,中国每年给他们带来 70 多亿美元的外汇收入,没收马达西奇光赔偿就可能让他们货币崩盘,可就是算准了咱们不会来硬的,才敢抱着美国大腿赌一把。 现在的局面就是这样,第一次被抢时只是讲道理打官司,让人家觉得中国的反制是 “纸老虎”,才引来了后续的跟风抢劫。 要是这次对荷兰还不拿出真家伙,让他们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那接下来只会有更多国家跟风效仿,今天抢半导体,明天抢锂矿,后天抢港口电站,几万亿海外资产迟早要被这群饿狼分食干净。 乌克兰那 45 亿美元的损失还没追回,荷兰又惦记上 330 亿的盘子,再放任下去,恐怕以后中国企业出去投资,不是看项目赚不赚钱,而是看能不能保住本金了,这生意可就没法做了。

0 阅读:0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