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美谈判,如果破裂,特朗普可能下台!因为中国会断美国药品以及药品原料,这会影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22 16:36:47

这次中美谈判,如果破裂,特朗普可能下台!因为中国会断美国药品以及药品原料,这会影响美国民生。 这种说法看似夸张,实则精准戳中了美国医药供应链的命门,所谓的 “唬人” 不过是没看透这根产业链上的中国话语权有多硬。美国医药供应链的底细跟纸糊的城墙似的,一戳就破,中国站在最上游的位置,手里攥着的可不是普通筹码,而是实打实的美国人的 “药罐子命脉”。 先把数据摆得再明白些,美国 80% 的原料药依赖进口这事儿可不是随口一说,FDA 早有备案,中印两国包揽了全球 82% 的活性药物成分生产,而中国的份额还在逐年涨,2023 年已经占到 32%,反观印度却在下滑。 更关键的是那 45% 的关键起始原料,全球就中国能稳定供货,这就像做饭少了盐,再厉害的厨子也炒不出菜,美国制药企业就算有生产线,没这些原料也只能干瞪眼。 美国人吃的药里,仿制药占了 90% 的处方量,这可是普通人看病吃药的主力,这些药要么是中国直接造的,要么是印度代工的,但印度那点底气早被中国拿捏了 —— 印度 70% 以上的原料药都从中国进口,说白了印度不过是个穿了马甲的中间商,真正的话事人还是中国。 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肝素这东西,这药听起来冷门,却是医院的刚需,手术、透析、静脉管路维护都离不了,美国每年 1200 万住院患者得靠它保命,住院病人里 50% 到 70% 都得用它防血栓。 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的药剂师最清楚,66 岁的癌症患者旺达・克罗韦尔全靠肝素维持输液导管通畅,她没法吃固体食物,口服药用不了,肝素断了就等于断了营养供给,血栓堵了导管就是生死关。 而这救命药的关键活性成分,几乎全来自中国的猪小肠加工,虽然西班牙、印度也能产,但论规模、成本和稳定性,中国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之前特朗普威胁加关税时,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研究员就急了,说原料一旦断供,几个月内就会出现短缺,就算企业提前囤货也撑不了多久,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再说说日常用药,美国人头疼脑热吃的布洛芬,95% 的原料来自中国;退烧用的对乙酰氨基酚,70% 原料是中国产的;就连止痒膏里的氢化可的松,91% 都得靠中国供应。 阿莫西林更夸张,这是美国用得最多的抗生素,每年数千万人靠它治肺炎、咽喉炎,可全美国就一家制造商,80% 的原料还得从中国运过来。2001 年美国应对炭疽攻击要采购多西环素,找遍本土都没产能,最后只能求着用中国原料的欧洲供应商,这场景现在照样上演,因为美国最后一家青霉素厂 2004 年就关张了,现在连基础抗生素都造不出来。 印度这个 “仿制药大国” 其实是个幌子,美国 35% 的仿制药从印度进口,可印度药企的原料仓库里,中国货占了七成以上。 2025 年特朗普喊着要加 200% 药品关税时,印度药企先慌了,德里大学的教授说得直白,这就是多米诺骨牌,中国原料一涨价,印度药成本就飙升,最后还是美国患者买单。美国医院协会早有预警,323 种已经短缺的药品里,87% 都靠进口,手术室的麻醉剂丙泊酚、急救用的多巴胺,原料全绕不开中国,真断供了,手术台都得停摆。 更要命的是美国根本没能力自救,建本土原料药产能可不是搭个小卖部那么简单,得有加工基地、稳定的动物组织来源,还得过监管关,没个十年八年根本起不来。FDA 早想过让牛肝素回归替代猪肝素,可因为疯牛病阴影,医学界根本不买账,这事喊了好几年也没下文。 霍普金斯医院的采购主管算过账,紧急情况下药剂师能自己配肝素输液袋,但商业化生产的保质期和效率根本比不了,医院再贵也得买中国原料造的成品。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更担心,原料一缺,小药厂要么倒闭要么偷工减料,FDA 预算又砍了,药品质量都没法保证,到时候病没治好反而吃出问题,麻烦更大。 华盛顿智库的马克・肯尼迪说得实在,中国在药物活性成分上早扼住了美国的喉咙,之前关税豁免药品就是怕捅马蜂窝。现在美国 65 岁以上老人占了近五分之一,慢性病患者一大堆,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癌症的特效药原料全靠中国,真断供了,药盒空了的老百姓可不会管什么政治博弈,选票分分钟就能让特朗普下台。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药品短缺比油价上涨更戳心窝子,机器停转能忍,药没了可是真要命,中国只要在供应链上稍一用力,美国民生就得乱套,政坛自然跟着震动。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