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直接搜“蝙蝠入药”当然没有结果,就和“人乳”在中医里入药起名叫“仙人酒”一样, 蝙蝠在中医里入药也有它特定的名字,这就是“伏翼”

那为啥今天的中医很少提到“伏翼”这味药?
原因无他——太离谱了嘛

大家都知道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过蝙蝠屎也就是夜明砂,其疗效是“明目”
因为这则记载中医圈子没少给李时珍“找补”,要么从药理上找理由,要么就说是极少数糟粕,更有甚者直接给人李时珍开除出“中医籍”,给《本草纲目》定成中医古籍里的“大毒草”……
但这种“找补”就实在是太LOW了嘛,因为但凡你了解李时珍一丢丢,都会知道着老头写《本草纲目》,里面记载的那些稀奇古怪的药物有一半都是道听途说听来的
例如mr深水一再提起的“蜜人”这味药,其实李时珍“转载”自南宋陶宗仪写的《南村辍耕录》里的一则记录,后者连医书都不是,那仅仅是一部“小红书旅游日志种草集”而已

但李时珍就给当成一味药誊抄在了《本草纲目》里,认为其对跌打损伤有“奇效”
而《本草纲目》还有一半,则实打实的“传承有序”+“延续经典”
蝙蝠,也就是“伏翼”这味药,就属于这类
那么“伏翼”传承自哪里呢?
厄……不好意思,它传承自中药老祖宗级别的经——《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里有一部目录叫“虫鱼部”,以前记做“禽部”,里面记载的就是飞禽走兽入药,“伏翼”就记录其中
那我们中药的老祖宗是如何记录“伏翼”这味药的呢?
原文如下:
“主目瞑,明目,夜视有精光。久服,令人喜乐,媚好无忧”
各位亲您可看好了,《神农本草经》里对“伏翼”疗效的记载就是——
明目!
您总不能给神农开除出“中医籍”,把《神农本草经》开除出“中药籍”吧?
然后就是,后世的中医人连验都不验,主打一个中医先贤写啥咱就信啥,“伏翼”这味药就这样被“传承”了下来
后来魏晋时期的《吴普本草》几乎一字不差的就这样照着《神农本草经》抄了一遍:
“伏翼,或生人家屋间,立夏后,阴干。治目冥,令人夜视有光”
而《吴普本草》因为传承有序,是后世中医人续写本草著作时重要的“参考资料”
李时珍,也不能免俗啊

当然李时珍也有创新
除了蝙蝠屎入药外,他“开发”出了蝙蝠血和胆汁的用法,说将蝙蝠血和胆汁滴人眼就可以:
“令人不睡,夜中见物”
其背后的药理用脚后跟都能想出来,李时珍肯定看到了蝙蝠是夜行动物,所以就有了“令人不睡”的疗效
至于“夜中见物”,这依然是蝙蝠屎那套屎尿屁药理逻辑,不说各位也能明白
不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对历史上中医用蝙蝠入药也做了不少辨伪的工作
例如《神农本草经》里说蝙蝠肉的特点是:
“无毒,久服喜乐无忧”
就是一直吃一直爽那意思
李时珍或许是学聪明了,又或许是自己吃了或者让别人吃,反正这会儿就不买《神农本草经》的账了
直接正面硬刚《神农本草经》:
“仙经以为千百岁,服之令人不死者,乃方士狂言也……(伏翼)治病可也,服食不可也”
这里的“仙经”大概率说的就是《神农本草经》,如果是这样,那李时珍还颇有些王清任那意思
所以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循证医学”的思想传统,哪怕是李时珍这样被频繁开除出“中医籍”的先贤也一样
反倒是比今天很多中医粉死抱着经典一幅“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态度,来的更加进步
越活越回去了属于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