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下,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比如说随着智能手机的越来越普及,如今的人们出门都是不带钱包和现金了,而大家出门逛街的首选就是移动支付了。
按照某机构发布的关于《2021全球支付报告》上,我们看到在2020年的时候,我国的移动支付比例已经达到了50%,也是在国内所有支付方式上最受欢迎的。而按照我国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的移动支付的用户已经达到了8.54亿人,而在这里面网民的支付比例已经占到了86.4%,也就是说这里面约有7.4亿人已经习惯了用移动支付。而到2020年底,我国的移动支付业务已经达到了1232.20亿笔,交易金额达到了432.16万亿元,而这两个数据分别已经上涨了21.48%和24.50%。
在如今这个时代,估计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用移动支付,就觉得是不是现金用不到了?根据不久前我国在现金服务座谈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截止到2021年底依旧有9.08万亿元在流通,并且同比增长7.7%,可以看出目前在现金的使用上依然有很多人在用,而2021年全年投入的现金数值达到了6510亿元,所以,现金支付依然是如今的一大支付方式。
然而,这样现金依然很多的环境下,却有银行年初宣布要叫停“现金”业务?这两家银行分别是北京中关村银行和辽宁振兴银行,其中1月底北京中关村银行表示,从4月初起将停止现金收付业务,并且网点柜台和ATM机都停止,全面转到线上去,如果想要现金请转账他行办理,是为了加快数字化的业务转型。而辽宁振兴银行也表示将从3月1日起停止办理各种现金业务,全面转上线上,进行电子银行转型服务。
这样的公告一出,引起了很多人议论,而央行也迅速进行回应,表示,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扎实做好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凡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机构必须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并且,还在现金服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社会上拒收现金的现象仍有发生,个别银行机构办理现金业务意愿有所下降甚至出现停办现金业务的情形,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小面额人民币服务等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而在此次座谈会后,央行也公布了一系列处罚情况,比如说2021年第四季度拒收现金处罚通报的公告,其中有32家机构单位因为拒收现金被处罚,而金额从1000到10万不等,所以在央行表态之后,这两家银行再次恢复收取现金的业务。
那么,现金真的用得少了吗?其实,并不少。有专家表示,虽然说如今的零售场景上,对于现金的需求在减少,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在使用现金,尤其是一些老人和偏远地区的人们依旧是用现金来支付,仍旧处于刚需状态;并且,有的企业在进行交易的时候用的还是现金。所以,哪怕是用的再少你也是要收取的,要知道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任何人和单位都是不能拒收的。
哪怕是移动支付再发达,你也是不能代替现金的作用的,作为法定货币,如果这都不能用了,哪还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