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端午
我省大部分都在间歇雷雨中度过
比起高温
广东人对暴雨的习以为常
表现出了绝佳的“松弛感”毕竟
湿是湿了点
但凉快也是真凉快
甚至有人说
“今年要省不少空调费”

然而暴雨过后
高温天气马上就要来临
空气湿度大+阳光普照
广东即将同步开启蒸焗桑拿模式
全国“最强高温”破40℃
广东热辣“鸡腿”上线
从6月10日开始
北方今年以来的“最强高温”
进入了鼎盛时段
全国高温排行榜前十的门槛
已经提升到了40℃
气象监测显示:6月10日,河北中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大部、苏皖北部以及新疆吐鲁番等地部分地区出现35℃~39℃高温天气。截至10日下午,河北南部、山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气温超过40℃。

与此同时
广东的“热辣鸡腿”也再度出现
最近几天
蓝天白云的在线时长明显增加
6月11日14时
广东大部分地区
气温接近或超过30℃
其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德庆
达到了34.7℃

引起热疹、热水肿、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
加剧循环、呼吸、泌尿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引起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干热粉尘环境可能引发、加重哮喘,湿热环境助长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繁殖和传播。
造成肾功能急性下降,严重时导致肾衰竭。
引起精神与行为障碍,引发认知障碍、焦虑抑郁等系列精神疾患。
对皮肤和眼睛产生不良影响。

尽量避开高温
儿童在户外玩耍时尽可能待在阴凉处,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
保证水分充足,补充电解质
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品,避免饮用含糖量过多的饮品。
保持沟通联系
儿童:监护人带儿童外出时尽量要在阴凉环境内,期间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情况;
孕妇:避免独自外出,有中暑症状时要及时寻求他人帮助与照顾;
老年人:宜每天探望,并将联系方式留给邻居或社区。
2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人群如高血压、肾脏疾病、糖尿病等及时补充水分
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
减少运动
不进行剧烈活动,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适当补充电解质
通过餐食和饮品适量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若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应咨询医生。
保持联系
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及时获取他人的帮助与照顾。
3从事户外作业人群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在中等强度作业活动中,应每15至20分钟喝1杯水(200mL~300mL)。保持凉爽宜穿着反光衣服和放置冰袋的冷却背心等,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尽可能将高温暴露较多的工作安排到一天中较凉爽的时间,户外作业人员应定时休息。预防职业性中暑减轻劳动强度,放慢劳动速度,若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休息,适量喝水降温。定期健康体检户外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宜定期进行常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预防中暑看这里!天气特别热时:穿着浅色、宽松及透气的衣物,以减少吸热,方便排汗及散热。避免做剧烈运动或进行长时间登山或远足等活动,高温、出汗及疲乏均会增加身体的负荷。户外活动宜安排在早上或下午较后时间进行。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注意: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例如咖啡和浓茶,以及酒精类饮品,以免增加水分经泌尿系统流失的速度)。应利用风扇或空调保持环境通风、凉快。户外工作者尽量避开在炎热的时间段工作。若必须在炎热环境下工作,尽可能在工作地点加设遮阳工具,开始工作后,循序渐进调整工作步伐,并适时在阴凉处休息。紫外线特别强时:减少阳光直接照射皮肤或眼睛,外出建议戴遮阳帽或撑伞。穿着长袖的宽松衣物。涂上防晒系数为15或以上的防晒霜,并在游泳、流汗后再次涂上。使用含避蚊胺的蚊虫驱避剂时,应先涂上防晒霜,再涂上蚊虫驱避剂。最后要提醒大家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气促、神志不清等症状应立刻休息,并尽快就医哦!来源:广东疾控、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广东天气、南方日报
编辑:程焕映 温嘉林
责编:陈广泰
高温天气,注意预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