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一次围剿反击中,徐海东指挥他的队伍赢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这次交锋不仅让我军的主力队伍顺利撤退,而且给了敌军狠狠一击,让我军的名声响彻四方。
主席知道仗打赢了,心里头那个高兴啊,立马就叫来边上的卫兵,吩咐道:“赶紧把徐海东给我请过来,这场战斗,我得好好给他表彰一下,记个大功劳。”
接到指令后,卫兵赶紧把徐海东找了过来。
徐海东一到,主席立马就上前,用力握了握他的手,脸上露出笑容说:“海东啊,这次能打胜仗,你们部队可是出了大力气的。我已经跟全军都讲了,打算在大会上好好表扬表扬你们。”
徐海东一听主席夸他,心里头那叫一个乐呵,不过呢,他心里也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
琢磨了一小会儿,我就跟主席说:“主席啊,这场仗打胜了,功劳不能都算在我头上,这是咱们全队一起拼出来的。还有啊,我手底下有个特别厉害的战将,这次战斗中他表现得特别勇猛,我希望主席能好好提拔提拔他。”
主席在听到徐海东提起那位勇猛的将领名字后,立马就说:“我看这位就先别考虑了,不能给他太重要的位置,咱们得对他多留个心眼。”
徐海东给主席引荐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呢?
为啥主席会有这么大的反对意见呢?
【偶得猛将】
1900年那会儿,徐海东在湖北省的一个农民家里呱呱坠地。
家里头穷得叮当响,打从娘胎里出来就没得挑。赶上那时候世道不太平,徐海东小小年纪,没办法,只能去干窑工的活儿。
徐海东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慢慢觉得特别疲惫,心里头也越来越抵触。他打定主意,这样的日子得改改了。
过了几天,小时候一起玩到大的朋友找到了海东,直接跟他说:“海东,咱俩一块加入共产党咋样?那可是真心实意替咱们这些吃苦受累的老百姓说话的队伍。”
徐海东在窑洞里忙活的时候,就老早听说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了,那可是真心实意帮穷人翻身,专门对付那些地主恶霸和军阀的正义之师。
在朋友的劝导下,徐海东果断地选择加入了我们党的队伍。
在部队那会儿,徐海东特别用工学习,跟他一块儿参军的战友说起往事:“有时咱都睡下了,半夜醒过来,还能瞅见徐海东趴在桌子上钻研军事方面的书呢。”
战争没过多久就打响了,徐海东因为打仗时特别勇猛,毫不畏惧,很快就引起了上级领导的。
徐海东一直受到重用,朝着军官的方向被着力栽培,并且在红军队伍里赢得了“徐老虎”这个响亮的称号。
之后的战役里,徐海东开始留意起手下的一名士兵,叫张绍东。
张绍东打小家里就没啥钱,跟好多红军战士的情况差不多。他小时候老是被那些地主有钱人欺负,日子过得挺不容易。
心里头对他们真的是厌恶至极。
那时候,徐海东带着的红军队伍抵达了红安。张绍东一听说来的是红军,立马跟家里人简单说了几句,然后就加入了队伍。
在一次躲避敌军围剿的行动里,红军被敌人紧追不舍,慢慢掉进了敌军精心布置的陷阱里头。
徐海东这时候挺身而出,开口说道:“有几个兄弟愿意留下来跟我一起的吗?咱们的任务是给红军主力打掩护,让他们能顺利撤退。”
徐海东心里清楚,这回留下来,能不能在这场仗里捡条命,真的没把握。
到了关键时刻,张邵东挺身而出,开口讲道:“领导,事情还没到绝路,我打算带着咱班的兄弟,趁着天黑去摸敌人的老巢。”
这个计划很快就获得了批准。战斗打响时,张绍东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根本不怕死,扛着武器就直接闯进了敌人的队伍里,给我军杀出重围带来了全新的转机。
平型关那场仗,张邵东带着队伍跟日军拼上了,他们奋勇抵抗,就是为了给受伤的战士和老百姓撤退争取时间。结果,他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
不过幸运的是,子弹没造成意外伤害,经过战士们的细心照顾,张绍东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经过几轮战斗,张绍东的表现让徐海东看在眼里,觉得他挺能打,于是没多久就给了他一个特别的晋升机会,直接提拔了上来。
部队在陕北安顿好以后,张昭东的真面目开始一点点露馅了。
张绍东经常跟手下的战士们念叨:“瞧瞧咱们每天这吃的,再看看这穿的,衣服都破成啥样了,连敌人的小兵都不如呢。”
这时候,徐海东对这些事情还一无所知,在他心目中,张邵东依然是以前那位勇猛无比的将领。
【主席提醒】
过了好些年,徐海东一路升迁,当上了军长,开始领导红十五军。
某天,上面突然下了道指令:“为了彻底打乱敌人的鬼点子,现在特别指派你们队伍留下来看家护院,给大军撤退赢得点儿宝贵时间。”
接到指令的徐海东丝毫不敢拖延,立刻对战士们下令:“咱们的大部队现在还处于危险之中,为了不让敌人得手,一举打掉我们,咱们得留下来挡住他们,给大部队逃跑创造机会。”徐海东的队伍勇猛战斗,不怕艰难,不仅圆满完成了大部队转移的任务,还干掉了好几万的敌人。
听到这个消息后,毛主席乐开了花,他特地抽空去探望了徐海东。
在屋子里,徐海东手里握着笔,正往纸上划拉着接下来的打仗安排。
瞧见主席走进来,我立马站了起来,把军帽一戴,给主席来了个标准的军礼。
领导瞧见了,示意他把手放下来,然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说:“你们这次任务执行得真棒,部队能顺利突围,你们的功劳可不小。”
徐海东一听这话,心里乐开了花,连忙谦虚地说:“这次能打胜仗,全靠战士们拼命。咱们队伍里,有不少好样的,张绍东这次战斗打得特别棒,我真心向主席推荐他。”
听完这话,主席的脸色慢慢沉了下来,眉头紧锁着说:“海东,你说的那个张昭东,咱们不能让他挑大梁,反倒得对你这位手下多留个心眼。”
徐海东一听这话,心里直犯嘀咕,满脸疑惑地问:“主席,这话究竟是怎么个意思呢?”
主席从兜里摸出一支烟,慢悠悠地点上,开口说:“你可能还不知道,你手下那位,一直在背后嘀咕咱们军队的坏话呢。而且啊,他还搞特殊,给自己找了个私人厨师。更过分的是,妇联那边传来消息,说张绍东老往一个地主家跑,跟那家的闺女关系挺微妙的,具体咋回事也说不清楚。”
跟主席聊完事情前,主席特意叮嘱我说:“海东,你得多留心你那个手下,要是需要的话,就去跟张绍东聊聊,开导开导他。”
主席走掉以后,徐海东琢磨了好久,最后跟警卫员说:“你去把张绍东喊来,我找他有话聊。”
聊天时,徐海东直接挑起了主席刚才说起的事儿,他问张绍东,这些事情究竟有没有干过。
张绍东听完之后,眼泪就下来了,他坦白了自己的过错,然后对徐海东说:“首长,您别担心了,我这次真的知道错了,以后绝不会再犯,请您给我一个改正的机会。”徐海东瞅瞅面前满脸后悔的张绍东,又回想起他之前在部队干的那些好事。
直接冲他喊:“我这次破例再给你一次机会,要是再让我逮到,你就别想着再出现了。”
徐海东压根儿没想过,自己的一片好心竟然搞错了,主席之前的告诫,他本该老老实实照着做的。
【部下叛变】
徐海东原本想着,自己说的那些话能给张绍东提个醒,让他注意点,可没想到,张绍东不但没收敛,反而更过分了。
那时候,张绍东和军队的参谋兰国清已经悄悄组起了一个小圈子。
在军队里头搞小团体,到处煽风点火,讲我们军队的坏话。
而且借着打击富裕地主的幌子。
在地主家搜刮钱财,还抢走老百姓的粮食,这事儿给我军造成了极差的影响。
领导层很快就察觉到了这个问题,毛主席紧接着下了命令:“军队里那些带坏风气的人,必须得惩罚,不然没法让老百姓信服。”
兰国青一听到风声,立马就跟张绍东琢磨起来:“咱现在撤还来得及,要不真等人家动手制裁了,那可就迟了。”
现在张绍东心里挺纠结,他还在琢磨着要不要离开部队,想想自己以前也为部队出过力,立过功呢。
瞧着张绍东还在那儿琢磨,兰国情急得直嚷嚷:“你还磨蹭啥呢,共产党对作风问题可是零容忍,你想想咱们干的那些事儿,他们能轻易放过咱们吗?”张绍东一听这话,也不再多想,铁了心要叛逃。
有次张绍东找借口说要带着士兵们去瞧瞧地形咋样,半道上他突然跟大伙儿说:“我琢磨好了,不打算再跟部队干了。谁要是也想捞点好处,过上舒坦日子,就跟我一块儿走。”
战士们听完这话,愣了一下,接着惊讶地问:“咋说走就走,要离开部队了呢?”
这时,有个士兵挺身而出,开口讲道:“咱们打了那么多胜仗,身边的兄弟却一个接一个走了。胜利就在眼前,咱可不能对不起党。要不是共产党,咱们现在可能还被地主欺负着呢。”一些士兵听后,顿时醒悟,纷纷喊道:“没错,你说得对,咱不能当党的叛徒。”张绍东原本觉得自己在部队里挺有面子,带走一部分士兵应该不成问题。
最后,张绍东那边就只剩下两三个战士跟着他了。
张绍东变成叛徒的事儿在党内传得沸沸扬扬,徐海东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气得不行,当场就吐了血。
毛主席去探望徐海东时,徐海东一把抓住主席的手,眼里泛着泪光,直说:“主席,现在想想,我当初对张绍东真是太手下留情了,没听您的劝。结果,在党内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主席马上宽慰大家说:“张绍东这种人,早点离开部队,对军队是件好事,对老百姓也是件好事。不然的话,万一到了最要紧的关头,他要是跑了,那带来的麻烦可就大了。”
为了安抚战士们的心情,朱德老总亲自跑到前线去,他对战士们说:“咱们共产党人,最关键的就是得守住自己的初心,绝对不能干任何对不起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儿。”
这话一讲完,士兵们全都热烈鼓掌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徐海东在我们党内得到了极高的看重和信赖。
以后的日子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小结】
在徐海东的故事里,咱们真切感受到了共产党人那份不变的初心和执着劲儿。
要是张绍东当初没走上背叛革命那条路,
可能以后他会变成一个老百姓都尊敬和爱戴的大将军。
然而,他一旦决定背叛,那些本该属于他的荣耀就全都擦肩而过了。
在部队里头,听指挥、跟党走、守规矩那是重中之重。你得无条件服从命令,心里得始终装着党,对党忠心耿耿,而且啊,纪律性绝对不能丢,得好好守着。
咱们得学学徐海东那股子劲儿,把自个儿的信念给扎稳了。
面对挑战不退缩,勇往直前闯难关,一辈子为革命事业打拼!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