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蛇年茅台生肖酒的发布瞬间点燃了全网的抢购热情。
据官方统计,5天内超过850万人参与申购,日均170万人。对于消费者来说,“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成为最主要的驱动力。
这款酒真有那么“香”吗?是文化价值的体现,还是市场炒作的产物?

茅台生肖酒自2014年推出马茅开始,到今年蛇茅的发布,整整历时12年,终于完成了一套完整的生肖酒系列。
它的文化象征性毋庸置疑,但当这一文化被赋予投资属性,生肖酒市场的热度早已超出普通消费需求。
蛇茅的官方指导价为2499元/瓶,首批共投放近50万瓶,数量之多远远超出去年的龙茅。再看申购数据,850万人次的预约让中签率仅为2.94%,这场“千万人争酒”的战斗,表面上热火朝天,实际上隐藏着供需失衡的危机。
蛇茅一经发布,黄牛市场立刻嗅到了机会。

最初,现货蛇茅的单瓶售价高达3800元,期货价格也在2700元左右。但这种短期热度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投放量逐渐加大,市场稀缺性开始减弱,黄牛的回收价迅速下跌。
到了1月5日,部分经销商的回收价已经降到2549元,仅比指导价高出50元。1月8日,甚至出现了蛇茅破发的情况,部分烟酒店的回收价已跌至2450元,直接低于指导价。
这种现象在茅台生肖酒的历史上是首次出现,也让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

为什么会破发?
最主要还是因为今年的蛇茅投放量比去年龙茅高出不少。去年龙茅首日仅投放1.6万瓶,而蛇茅每日的最大投放量接近10万瓶,这种供给的大幅增加直接削弱了市场的稀缺性。
近年来茅台酒市场的整体表现正在发生变化。以经典飞天茅台为例,去年年初市场售价接近3000元一瓶,但如今部分网站促销价不到2000元,价格在一年内跌幅超过三分之一。
无论是经典飞天茅台还是生肖酒系列,消费者对“茅台价格永远只涨不跌”的迷信已经被打破。
当然,蛇茅的破发并不是个例,而是茅台生肖酒市场炒作规律的一次重现。

回顾去年的龙茅,刚上市时,市场热情同样高涨,价格一度被炒到接近6000元。但到了9月,龙茅的批发价已经跌破2499元的指导价,最终实现了所谓的“龙茅破发”。
龙茅和蛇茅之间的相似性很明显:高热度、高溢价,然后随着投放量增加和市场热情减退,价格逐渐回落。
市场需求和炒作行为推动的价格泡沫终究难以长久维持,这一点在生肖酒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另一方面,无论是龙茅还是蛇茅,它们的基酒实际上与经典飞天茅台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包装和风味上做了些微调。
换句话说,这些酒本质上还是那瓶熟悉的经典飞天茅台,只不过换了个“生肖”的外衣而已。
单靠一层文化和象征意义,就把价格推高一倍甚至数倍,这种市场行为是否合理,已经引发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思考。

蛇茅的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白酒市场的整体变化。
数据显示,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在过去一年的价格波动极为明显。飞天茅台原箱价格从2024年初的2960元/瓶一路震荡下跌,到年底已经降至2315元。
散装飞天茅台的价格走势类似,年初的单瓶售价是2690元,而年末则滑落到2220元。
这种下行趋势很可能会继续,尤其是在今年的消费淡季中,市场需求的低迷会进一步压缩白酒的价格空间。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蛇茅的破发和经典飞天茅台的降价或许是一个信号。茅台酒无疑是一种带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国酒,但它的本质依然是一种饮品,而不是用来囤积和炒作的金融产品。
让茅台价格回归理性,回归到普通人可以消费得起的水平,这既是市场的健康发展方向,也是更多消费者的期待。
毕竟,与其让茅台成为一个冷冰冰的投资工具,不如让它回到饭桌上,成为节日里一家人共享的美味。
不过,作为一个长期被赋予金融属性的商品,茅台酒的价格变化仍然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包括投放量、消费结构、经济环境等。
以生肖酒为例,虽然它的炒作属性较强,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尤其是那些投放量少、市场流通少的早期生肖酒,比如马茅和羊茅,至今仍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价格。
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投机行为或许不再适合,但从长线收藏的角度看,某些生肖酒仍然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最后,我们希望茅台市场能够更加透明、健康,让更多人能够真正享受到“国酒”的魅力,而不是被价格绑架。
让价格低到普通消费者都能负担得起,让买酒的人喝酒,喝酒的人买酒,而不是让一瓶瓶茅台躺在黄牛手里,成为市场泡沫的一部分。
这或许才是对茅台酒作为文化符号的真正尊重。
参考资料:
蛇茅未热 贵州茅台“生肖续集”如何演——2025-01-07 18:49·商业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