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妈妈是父亲婚外的女人,害我在成长过程中受尽了屈辱

读者来信如是说:妈妈老家农村,在城里打工期间,和一个有妇之夫发展成了情人关系。这段关系的呈现:父亲有钱,妈妈年轻漂亮。只

读者来信如是说:

妈妈老家农村,在城里打工期间,和一个有妇之夫发展成了情人关系。这段关系的呈现:父亲有钱,妈妈年轻漂亮。只是,在妈妈怀孕之后,都没能换来小三转正的可能。就这样,我被妈妈带到了人世界。

在我成长过程中,我听到最多的称谓“私生子”,我时常遭受的屈辱:没有父亲给予我最起码的陪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男女那点事也有所了解。在此情况下,我的内心真实:并不觉得妈妈将我带大,她的不容易,反倒觉得她是一个坏女人。

上大学期间,我为了摆脱家庭带给我的困扰,我选择了一所距家很远的大学。也是这时候,我发现,我对身边的女生压根就不感兴趣,反倒对那些长相成熟且帅气的男子较为感兴趣(我性别男)。在此情况下,我通过上网查阅了太多资料,得出的结论:1)我是同性恋者;2)我有轻微或严重的恋父情结。在搞清自己感情世界的真实之后,我痛苦极了。

网上有一种说法:同性恋是天生的;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感情重创,从而变成了同性恋者。我现在有点搞不懂:到底我天生就喜欢同性,又或者是因为成长过程中受尽屈辱,才使得我特别想找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来保护我?

自从我知道了自己的真实性取向之后,我就很少再和我妈妈联系了,即便她主动给我打电话,我也会草草挂掉电话,似乎我和妈妈之间的牵扯只剩下我没钱时向她索取的那点交道。

简单说一下我亲生父亲:虽然在我成长过程中很少给予我陪同,但伴随着我年龄慢慢增长,他似乎在金钱层面对我越发慷慨了。有时候,我会觉得他这样做是因为父子情深,但更多时候,我会觉得是因为他和他合法爱人只有一个女儿的缘故。

讲真,我很想和大多人一样,演绎结婚生子的生活模式,但我骨子里喜欢的则是成熟稳重的男生。

木子李情感浅析:

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解放天性的当今,爱情也会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态。其中,除了传统婚姻之外,被大家经常提及的就是同性恋。事实上,在大家所谓的同性恋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跨性别恋,而并非真正的同性恋。在我较为浅薄的认知里,同性恋应该是这样呈现的:1)两个同性之间没有呈现出异性之间的任何特征;2)双方在相处期间并没有因为角色的划分,而在这段关系中呈现出一方保护另一方的现象,而是双方在这段关系中均展现了相对对等的担当原则;3)双方之间更加能体现出所谓的兄弟情谊,而并非夫妻情。

我之所以将很多所谓的同性恋归纳为跨性别恋,是因为一些喜欢同性的人们,在心中自认为自己虽然和同性具有一样的身体特征,但自己心里却认为自己和自己的同性伴侣是不同的性别。即很多男同性恋者会打心眼里认为自己是女生,很多女同性恋者会打心眼里认为自己是男生。具体分布:男同性恋中,受的一方,大多数具有阴柔气质;女同性恋中,功的一方,大多数具有爷们气质。对于这些明明是男人却较为阴柔,明明是女人则较为爷们的现象,我觉得他们并不是天生喜欢同性,而是成长经历,给予了他们深远的影响。

问题来了:人们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那些举动,容易让一些人性别错位?

1)当一个人成长在离异家庭,导致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严重缺乏父爱或母爱,使得他们在亲情层面严重缺失。在此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在成长过程中遭受同龄小伙伴的讥讽,从而让他们形成了或软弱,或刺头的性格。他们的性格之所以会呈现出极端,最主要原因:面对生活中一些本不应该被他们承受的委屈,他们选择了忍耐,导致性格软弱;面对生活中一些本不应该被他们承受的委屈,他们滋长了强烈的保护欲,从而选择了叛逆,导致性格强硬。尤其当男人性格过度软弱,女人性格过度强硬的状态下,他们很容易性别错位。

2)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时常被父母拿他们和别人的孩子给予比较的状况下,他们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导致他们和父母之间很难形成较为和谐的亲子关系。很多时候,他们也知道父母对他们的挑刺、批判、否定,都是恨铁不成钢的心理驱使,但他们就是对父母的养育之恩难以产生感恩情怀,甚至会在很多时候对父母产生恨意。对于这些人而言,看似成长在完整家庭,但他们的心态早已经发生了扭曲。从而让他们在生活中较为缺爱。导致他们的性格也容易走软弱或强硬的极端。一旦性格走极端了,在适婚年龄,很容易成为跨性别恋者。

3)在一些家庭中,因为老大是男或是女,但二孩依然是男或是女,这时候,父母理想的状态:一男一女。以至于大孩是男的家庭,往往会在二孩是男的情况下,在穿衣等层面,把二孩朝着女生的方向打扮、引导;大孩是女的家庭,往往会在二孩是女的情况下,在穿衣等层面,把二孩朝着男生的方向打扮、引导。或许父母觉得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对子女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不排除会有一些人因为受父母教育、言论等引导的影响,导致他们性别错位。事实上,很多跨性别恋者往往是多子家庭中排行老末的那位(不是绝对,只是概率比较高)。

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愿意成为小众群体,而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俗人。遗憾的是,有些人因为受家庭影响,最终变成了小众群体。这时候,父母不会因为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形成了不好的影响给予反思,反倒在不能接受子女小众的情况下,说孩子有病。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勇敢地穿了奇装异服,甚至做了变性手术,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也有很多人虽然没有奇装异服以及变性手术加持,但在生活中会被大家取笑为娘娘腔以及男人婆。别以为面对太多的取笑,他们可以做到坦然自若,只是更多时候,他们想活出所谓的真实。

编后语:

性别错位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是非常常见现象,虽然有很多人并没有选择找同性恋爱,但他们在传统婚姻中也会有这样的呈现:男人没有担当,女人过于爷们。导致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当然,父母婚姻不幸福以及教育子女不恰当必然是导致子女性别错位的罪魁祸首。为此,父母在爱子女层面应该好好反思:不仅仅给予子女生命以及给子女钱花,还需要全方位付出,将子女培养成一个性格、思想较为健全的人。

永远不要觉得离婚没所谓,永远不要觉得用不恰当的方式对子女打压无所谓,永远不要觉得给子女穿异性装扮无所谓,永远不要觉得钻进钱眼里没有对子女形成最起码陪同无所谓。我相信,很多人都特别羡慕那些亲子关系较为亲密的家庭,当你的子女对你较为排斥的时候,别着急定义你的子女是白眼狼,而是要反思作为父母,你们合格吗?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