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她活了65岁,半世女人,半世天子

公元984年,宋太宗赵光义雍熙元年,一对年轻夫妇踏上了北宋都城的汴河码头。但衣衫褴褛的他们,穿梭在繁华富庶的汴河两岸,怎

公元984年,宋太宗赵光义雍熙元年,一对年轻夫妇踏上了北宋都城的汴河码头。但衣衫褴褛的他们,穿梭在繁华富庶的汴河两岸,怎么看,都显得与大宋的都城汴京格格不入。

而这,已经是他们迫于生计,为人生寻找出路的第三次迁徙。

这对年轻的夫妻,丈夫名叫龚美,曾是四川成都的一个小银匠。妻子叫刘娥,自幼父母双亡。

在十三岁那年,刘娥被舅父嫁给龚美为妻。如今也不过十五岁的年纪。

虽说已经嫁为人妻两年,但刘娥胜在年轻,又生得一副好相貌,尽管穿着破烂的衣衫,但细看之下,还是难掩蜀女娇小可人的气质。

1、贵人指点

一年前,由于蜀地动荡,作为手艺人的龚美在成都没了活计。夫妻二人一商量,打算出川寻找活路。

由于当时的陆路交通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夫妻二人选择走水路,沿长江而下,一路乘船来到大宋另一个富庶之地江宁(今江苏南京)。

但这对小夫妻,显然低估了世事艰难。背井离乡讨生活,也并非他们想的那么容易。在旅居江宁月余之后,龚美仍然没有找到能让二人赖以生存的活计,而他们随身所带的盘缠也所剩无几。

为免饿死街头,夫妻二人打算带着仅剩的盘缠返回成都。

在离去的前一天,为求返程顺利,平安顺遂,他们来到了江宁长芦寺上香祈祷。

长芦寺,在江宁是一座有名的寺庙。寺庙的主持法灯和尚,在当地更是德高望重。得知刘娥小夫妻的悲惨处境,法灯和尚便请二人留宿山门。

刘娥夫妻二人由于对前路感到迷茫,便在留宿当晚找到法灯和尚指点迷津。

法灯和尚一生相人无数,当他仔细看完刘娥的面相之后,给出了贵不可言四个字。

所谓出家人不打诳语,法灯和尚又是德高望重之人,自然不会用假话来宽慰二人。

看完刘娥面相,法灯和尚建议刘娥夫妻二人去大宋的都城汴京发展,并拿出一部分香火钱给二人当做盘缠。

所谓贵人,就是在你走投无路,为你指点迷津之人;所谓贵人,就是在你身无分文,对你倾囊相助之人。

2、卖进王府

在一声声千恩万谢中,刘娥夫妇告别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法灯和尚,登上了由江宁开往汴京的商船,沿大运河一路北上,来到大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汴京。

来到汴京的刘娥夫妻二人,用法灯和尚赠予的盘缠,在汴河码头的猪儿巷租下一间铺面。

之后,丈夫龚美重新拾起银匠的手艺,刘娥则是去附近的酒楼唱小曲。夫妻二人算是在汴京这座繁华的都市暂时安顿下来。

作为大宋的都城,汴京是一座高贵的城市,而在这座城市中,自然不缺高贵的人。

在达官显贵,王室帝胄络绎不绝的天子脚下,刘娥很快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

一日,刘娥从酒楼唱曲回家,在自家的巷子口,偶遇了一个器宇轩昂的翩翩少年。

少年身穿绫罗绸缎,举手投足之间无不彰显着高贵的气质。

而少年看见刘娥,在惊鸿一瞥之间,就将其视为天人。

巷口偶遇,刘娥虽对眼前的少年心生好感。但是自己已经嫁为人妻,自然不该起心动念。即便自己没有嫁人,像这种满身绫罗的富家公子,也不是刘娥所能高攀。

但那少年却不一样,少年在看见刘娥的那一刻,便入了心,着了魔。

自从巷尾擦肩而过之后,刘娥的身影就彻底印在了少年的脑海里。而这个少年,正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子赵元侃,后来的宋真宗赵恒。

回到王府之后,赵元侃就派王府管家去猪儿巷打探刘娥的情况。

当得知刘娥已经嫁为人妻之后,皇三子赵元侃并没有放弃。在赵元侃看来,他喜欢的是刘娥这个人,为了爱情,他可以不管不顾。

于是,赵元侃让王府的管家找到刘娥的丈夫龚美,打算用金钱和权势买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也许是从来没见过那么一大笔钱,也许是想到法灯和尚的那道预言,身为丈夫的龚美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坚定地选择了金钱,亲手将刘娥卖给了赵元侃。

然而,面对丈夫龚美的抛弃,刘娥并没有想象中的沮丧。反之,刘娥的心中似乎还有一丝憧憬。后面的路虽然还是未知,但法灯和尚的预言已经初见端倪。

就这样,刘娥被皇三子赵元侃秘密接入了王府。

3、雪藏十年

自进入王府王府的那一刻,刘娥明白,她已经用完了上天赐予她的全部运气,接下来的路,只能靠她自己走下去。从今而后,她的贵人只能是她自己。

但刘娥进入王府之后,很快就迎来麻烦。而她的富贵之路才刚刚开始,又几乎险被扼杀。

由于刘娥是歌女出身,又曾嫁为人妻。为了顾及皇室尊严,赵元侃始终没有办法给她一个名分。不仅如此,尽管赵元侃将刘娥的事隐瞒的很深,但外面的风言风语,很快传到父亲赵光义的耳朵里。

作为大宋帝国的主宰,宋太宗赵光义对于自己儿子干的这件荒唐事自然是无法容忍。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皇室的名声,赵光义把儿子赵元侃叫到宫中一顿痛骂,并勒令赵元侃必须将刘娥赶出王府。

于皇权而言,赵光义是君,赵元侃是臣;于皇室而言,赵光义是父,赵元侃是子。在那个君臣父子,纲纲常常的时代,无论是君权和父权,都不是赵元侃可以悖逆的。

无奈之下,赵元侃不得不含泪将刘娥送出王府。

但是,刘娥在一开始就是被赵元侃坚定选择过的,赵元侃怎么会轻易放弃。

伦理纲常赵元侃想要,爱情赵元侃也想要。

于是,刘娥前脚被送出了王府,后脚就被人接到赵元侃管家的府中。

从此,赵元侃与刘娥的关系就从王府转入地下。

由于背着父亲赵光义撒下弥天大谎,赵元侃只能在有空时,偷偷摸摸来到管家府中与刘娥相会。而王府的管家倒也识趣,在刘娥入住府中之后,便在汴京又重新买下一间房子,再也没有回过府中居住。

因为赵元侃平时来看刘娥的时间有限,被雪藏在府中的刘娥平日有太多的空闲时间。而刘娥并不是那种久处深闺,日日盼望赵元侃前来相会的痴女。

在没有赵元侃陪伴的那些日子里,刘娥作为一个女子,竟然开始了日以继夜的苦读。

得益于王府管家的府中藏书丰富,刘娥很快进入了书山辞海。

刘娥明白,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美貌虽然为自己获得了进身之阶,但若想和皇子赵元侃走的更久,更远,那必须拥有智慧。

而读书,是自己唯一可以获取智慧的方式。

就在刘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读书的过程中,大宋王朝的皇室却怪事频发。

首先,赵元侃的大哥赵元佐莫名其妙疯了,而后自焚而死。

公元992年,赵元侃的二哥赵元僖暴死。

由于两个皇兄接连惨死,公元995年,二十六岁的赵元侃被宋太宗赵光义立为太子,改名赵恒。

两年之后,公元997年,宋太宗赵光义病逝,二十八岁的赵恒继位。

赵光义驾崩之后,赵恒贵为第三代的大宋君王,再也没有人能阻挡他的爱情之路。于是,昔日的皇三子赵元侃,现在的大宋皇帝赵恒,不顾满朝的反对,以君王的意志,强行将刘娥纳入宫中。

此时,距离刘娥被赶出王府,已经过去了十三个年头。而刘娥也从十五岁的少女,变成而是二十八岁的中年女子。

4、获封美人

苦熬十三年,一朝入宫,从感情上来说,宋真宗赵恒为了补偿刘娥这些年的苦难,应该对刘娥大封特封。但是从伦理纲常上来说,赵恒能把歌女出身的刘娥纳入宫中,已经用尽了全部力气。而现在的后宫之主,是赵恒的原配郭皇后。

而且作为皇帝,赵恒也不可能做到为所欲为,因为以名相寇准为首的一帮文臣,时刻都在监督和矫正赵恒的一举一动。

但是对于所谓的名分和封赏,刘娥并不在乎。在刘娥看来,只要能留在赵恒身边,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切都会有的。

所以,进入皇宫之后,刘娥依旧如往日一样读书。

这样的日子,一过又是七年。

而七年后的一场战争,将刘娥往前推了一大步。

公元1004年,与大宋对立多年的辽国大军,在萧太后和辽圣宗的带领下大举南侵,一度打到澶州(河南濮阳)城下。

值此大兵压境之下,宋真宗赵恒一下慌了神,皇后郭氏也被吓破了胆。而在大宋的朝堂上,有人主张避祸四川,有人主南逃江宁,唯有宰相寇准主张宋真宗御驾亲征,御敌于国门之外。

就在宋真宗摇摆不定时,刘娥与寇准站在一起,帮助宋真宗权衡利弊,分析局势,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

得益于丞相寇准的据理力争,加之以刘娥的苦口婆心,宋真宗终于勉为其难的登上澶州城头。

看见宋真宗亲临前线,守卫澶州的宋军士气大振,一场大战下来,勇挫辽军兵锋。

澶州一战,宋军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成功将辽圣宗打到了谈判桌上。

经过漫长的谈判,宋辽之间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在《澶渊之盟》签订后的一百二十年间,宋辽之间再无兵戈。而这也是宋真宗在位期间,最大的历史贡献。

宋辽罢兵之后,宋真宗开始重新认识刘娥。每每有朝廷的大政方针,宋真宗赵恒总是私下找到刘娥一起商讨。到了后来,宋真宗更是直接将一部分朝政交给刘娥来处理。而刘娥总能将其处理的井井有条。

此时,刘娥已经三十五岁了,宋真宗终于在后宫给了她一个美人的名分。

5、荣登皇后

二十年前,刘娥用美貌勾走了宋真宗赵恒的魂魄;二十年后,刘娥又用政治智慧彻底拴住赵恒的心。

如果说刘娥还有硬伤的话,那就是二十年过去了,刘娥始终没有给赵恒生下一个皇子。

或许赵宋是以欺负孤儿寡母才得以立国,这让赵宋皇族在冥冥之中受到命运的诅咒,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的儿子们大都死于非命。

在刘娥被宋真宗被封为美人的前一年,宋真宗赵恒仅有的两个儿子双双早夭。

由于后宫嫔妃都没有皇子,刘娥无形之中和郭皇后等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相较于宋真宗更依赖刘娥来说,刘娥在后宫的地位,已经超过了郭皇后。

眼看刘娥在后宫的地位日渐崛起,上天再一次出手帮了刘娥一把。

公元1007年,年仅三十二岁的郭皇后在后宫病死。

郭皇后离世之后,刘娥成为宋真宗赵恒心中唯一的皇后人选。

然而,赵恒虽然有意让刘娥接任后宫之主,但以丞相寇准为首的一帮文臣却以刘娥出身卑贱,没有皇子为由坚决反对。

而这两条,还只是摆在明面上的理由。而私下里,刘娥曾经嫁为人妻,街头卖唱的往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这都是刘娥走上皇后宝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除非,刘娥能为宋真宗生下唯一的皇子。

公元1009年,刘娥已经四十岁了。按古代的标准来说,如果刘娥在这个年纪还无法诞下皇子,那她此生便与皇后之位无缘。

为了企求上天的眷顾,刘娥在四十岁这年,跑遍了汴京的大小寺庙,终日的焚香叩拜,只为跪求一子。

但一年下来,刘娥的肚子依旧没有一点动静。

当然,刘娥这一年多来,也并非没有收获。她在汴京郊外的尼姑庵焚香祷告之时,无意间发现一个漂亮女尼,颇有她年轻时的模样。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的脑海里诞生。

在刘娥的要求下,女尼蓄发还俗。不久之后,女尼便被刘娥带进宫中为宋真宗侍寝。

在宋真宗和刘娥的秘密策划下,女尼成功受孕。经过十月怀胎,女尼成功为宋真宗生下一名皇子。

孩子在生下的当夜,便被刘娥派人抱走。第二天,宋真宗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称刘娥生下皇子。两年之后,宋真宗正式册封四十二岁的刘娥为皇后。

从流落街头的歌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这段路,刘娥走了二十八年。

6、权利之争

从刘美人到刘皇后,刘娥的身份越来越尊贵,伴随而来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但此时的宋真宗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

同样是四十多岁的年纪,刘娥属于厚积薄发的智者,宋真宗赵恒却如日薄西山的残阳。宋真宗所幸就把所有的军政大事都交给刘娥处理。

然而,这一幕在洞悉历史的寇准眼中,是何其熟悉。

遥想当年唐高宗李治身体有疾,便将军国大事全部交由武则天处理,最终尾大不掉,给李唐江山带来了腥风血雨。

而武则天以周代唐的教训,距离宋真宗不过二百余年。

由于殷鉴不远,宰相寇准为刘娥专权之事,一直忧心忡忡。

后来,宋真宗也意识到放权刘娥的危险,便秘密召见寇准,计划一步步架空刘娥的权力,扶持太子赵祯监国。

殊不知,此时刘娥的眼线已经遍布朝廷内外,连寇准一手举荐的丁谓也投靠了刘娥。

宋真宗与寇准密谋架空刘娥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便被刘娥获悉。面对宋真宗与寇准的合谋,刘娥当面质问宋真宗为何如此。

谁知,宋真宗却矢口否认和寇准密谋让太子赵祯监国的事实,将责任都推到寇准身上。

手段凌厉的刘娥,自然没有放过寇准。在以刘娥为首的政治团体的不断打击下,寇准被罢相。而投靠刘娥的丁谓,取代寇准,成为新的宰相。

眼看刘娥后宫专政,丁谓奸臣当道。宋真宗内侍周怀正与禁卫军密谋杀掉丁谓,废掉刘娥,迎寇准复相,拥立太子赵祯即位,尊宋真宗赵恒为太上皇。

不曾想,此次兵变还没来得及实施,又被刘娥的心腹曹利用获知。

刘娥在获知周怀正意欲发动兵变之后,雷厉风行的她抢先出手,将周怀正等人尽数诛杀。而宰相寇准也因此事牵连,被发配雷州(今广东雷州)。

一代名相寇准,最终病死在荒蛮的雷州半岛。

寇准离去之后,整个朝堂包括宋真宗在内,再也没有人可以再和刘娥抗衡。

7、临朝称制

公元1022年,五十四岁的宋真宗,这个爱了刘娥一生的男人,带着对刘娥的怨恨驾崩。

宋真宗去世,年仅十三岁的太子赵祯继位。由于赵祯还未成年,刘娥又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

此时,距离刘娥初到汴京,已经过去了四十年。

历经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刘娥成为了整个天下最为尊贵的人。当年法灯和尚的预言,终于在这一刻成真。

但就在刘娥权力到达顶峰之时,却偏偏有人在这个时候蹦出来挑战她的权威。

而这个人,就是出卖寇准的丁谓。

面对丁谓的挑衅,刘娥则是利用另一个叛徒曹利用对其进行打压。

不久之后,丁谓被罢相,刘娥将其贬往海南岛。最终,丁谓也和寇准一样,老死异乡。

收拾完丁谓,在刘娥眼中,曹利用便成了眼中钉。在刘娥的打压下,曹利用的下场比丁谓还要惨,自杀在了贬谪途中。

随着寇准,丁谓,曹利用这些名相,权臣的相继倒下,刘娥的权力得到进一步巩固。这时的刘娥,距离武则天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为了试探朝臣,刘娥在朝堂上公然向众臣问道:武则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但她得到的回答却是:武则天是唐之罪人!

这样的回答让刘娥明白,此时的天下人心,还是向着赵宋!

公元1033年,刘娥已经以太后之尊临朝称制十一年了。而宋仁宗赵祯已经二十四岁,早已到了亲政的年纪。但此时的刘娥却完没有还政于赵祯的意思。

这一年二月,朝廷举行祭奠太庙的大典。在大典之前,有忠于赵宋的大臣冒死问道:您在主持大典时,是行男性的皇帝之礼,还是行女性的后妃之礼?

面对这样的灵魂拷问,刘娥一时无法作答。

但在大典开始之时,刘娥越过宋仁宗赵祯,身穿天子衮服,亲自主祭,唯一与天子不同的是,她没有佩戴天子剑。

这一年,刘娥时年六十五岁。他的僭越之举,让整个天下不禁唏嘘。

好在,刘娥余下的生命并没有多长时间了。

在主持祭奠太庙大典一个月后,刘娥就走到了生命的弥留之际。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娥已经口不能言,但她却一直用手拽扯着自己的天子服饰。

陪侍在身边的宋仁宗不解其意,这时,有人告诉宋仁宗赵祯,太后刘娥是不愿穿着天子的服饰去地下见宋真宗。

宋仁宗这才恍然大悟,命人将刘娥身上的天子服饰换成太后服饰。而后,刘娥才缓缓的闭上双眼,安然离世。

刘娥的一生,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而这一步,是她轻而易举就可以跨过去的。

但要走这一步,需要承受的太多。

这一步,是理性和欲望的界限,是智者和愚者的界碑。

与武则天相比,刘娥是理性的,由于她对欲望的克制,避免了自己与赵宋皇族之间大规模的流血事件。避免了因争夺皇权,导致天下大乱的悲剧。

与武则天相比,刘娥又是智慧的。

由于武则天屠戮李唐皇族,在武则天还没去世之时,自己就惨遭逼宫。而武则天死后,整个武氏家族也惨遭清算。

而刘娥在大权独揽的十多年里,从来未曾杀过一个赵姓宗族成员。

对于宋仁宗赵祯的生母,刘娥虽然为了权力抢走了她的孩子,但刘娥并没有为了隐瞒这个事,对仁宗的生母痛下杀手。反而在后宫给了这个女子一个宸妃的名分。

在仁宗的生母去世之时,刘娥更是以太后之礼将其下葬。

刘娥死后,宋仁宗被尘封二十四年的身世大白于天下。这时,有人向宋仁宗赵祯进言,声称是刘娥毒杀了赵祯的生母。

但是当宋仁宗赵祯打开生母的棺椁之时,却发现生母身穿太后服饰,以太后之礼隆重安葬。

看到刘娥如此善待自己的生母,宋仁宗赵祯一时泪如雨下。为感念刘娥的养育之恩,宋仁宗赵祯将其与生母一起合葬永定陵,年年焚香祭拜。

纵观刘娥的一生,少年时代,他是被丈夫卖掉的蜀地歌女;青年时代,她是被宋真宗雪藏十三年的地下情人;中年时代,她是力压群芳的一国之母;老年时代,她是临朝称制,杀伐决断的一代天后。

命运于她而言,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

但,这就是他完美,又不完美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