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岳桃源 洞天福地(文/俞旺忠)
在中国广袤的地理版图上,有许多山川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它们或巍峨壮观,或秀美温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与信仰的象征。在这些名山大川之中,皖南休宁境内的齐云山,以其“一石插天,与云并齐”的奇景和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自古便被誉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齐名。群山如海,丹崖耸翠,山顶有亭,山洞有府,山腰有观,山中有街,山间有水,山底有江,山脚有桥,清乾隆皇帝赞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相识白岳: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
新安多佳山,黄山白岳为最。齐云山,又名白岳,海拔不高,却以“奇峰怪岩、幽洞飞泉、池潭石刻、云海松涛、”四绝著称于世。其山势南高北低,层峦叠嶂,峰林如海,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齐云山,这座神奇而美丽的山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让我们一同来探索齐云山的魅力所在。穿过登封桥,步入齐云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层层叠叠、形态各异的岩石,它们或如剑指苍穹,或似老翁垂钓,或若猛兽咆哮,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沿山路蜿蜒而上,两侧古木参天,翠竹掩映,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香与泥土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行至半山腰,但见云海翻腾,时隐时现的山峰如同漂浮在云端之上的仙岛,引人无限遐想。这便是齐云山独有的“云海奇观”,也是众多文人墨客、道家高人向往的仙境。

道教福地:历史与信仰的交融
齐云山之所以能成为道教名山,与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密不可分。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这里就已有人修行,宋代更是道教活动兴盛,成为江南道教活动中心之一。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齐云山道教更是达到了鼎盛,道观林立,香火鼎盛,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游览、隐居,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和摩崖石刻,为齐云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如今,齐云山上仍保存着众多道教建筑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洞天福地”——真仙洞府。这里不仅有供奉道教神仙的殿堂,还有形态各异的石刻造像,以及传说中的“天开神秀”四字,相传为明代休宁籍书法家詹东图所书,笔力遒劲,气势非凡,成为齐云山的一大奇观。漫步在真仙洞府的石阶小道上,两旁的石壁上刻满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道教思想的感悟,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丹霞风光:大自然的神奇馈赠
齐云山之所以能够形成如此独特的地貌景观,得益于其特殊的丹霞地质结构。丹霞地貌,是一种以红色砂砾岩为主要成分,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特殊地貌类型。齐云山丹霞地貌发育典型,岩石色泽红艳,形态各异,加之植被覆盖,形成了“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壮丽景观。最为人称道的当属“月华街”,这是一条位于山中的古老街道,两旁建筑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多为明清时期的道教建筑,青石铺就的路面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香火鼎盛的年代。街道两旁,不时可见形态各异的丹霞岩石,有的如屏风般矗立,有的似巨龟静卧,大自然的神奇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人文景观:历史与艺术的交融
除了自然景观和道教文化,齐云山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那些散落在山间各处的摩崖石刻和碑林。这些石刻不仅记录了齐云山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对齐云山美景的赞美和对道教文化的感悟。在齐云山,几乎每一块岩石都承载着故事,每一面石壁都是历史的见证。如“梦真桥”旁的“天开神秀”石刻,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对齐云山自然景观的高度概括。而位于“独耸岩”下的“紫霄崖”石刻,则记录了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游历齐云山时的感慨,其文字优美,情感真挚,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此外,齐云山还保存着一些古代道观和民居建筑,如“太素宫”、“玉虚宫”等,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古代道教建筑的独特风格,也融入了徽派建筑的元素,如小青瓦、马头墙、三雕(木雕、石雕、砖雕)等,展现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

探访体验:心灵与自然的对话
探访齐云山,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们可以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每一块岩石的纹理,每一片树叶的摇曳,每一缕阳光的洒落,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勃勃生机。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齐云山上时,整个山谷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此时,不妨沿着山路,缓缓前行,让心灵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傍晚时分,当夕阳的余晖洒满山谷,整个齐云山变得柔和而宁静。此时,可以选择一处静谧的角落,静静地坐着,看云卷云舒,听松涛阵阵,让心灵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彻底的放松和净化。

齐云胜境:道教文化的瑰宝
齐云山,这座集自然景观、道教文化、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道教名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领略到道教文化的深邃与博大,也可以让心灵在喧嚣之外找到一片宁静的栖息地。随着时代的发展,齐云山也在不断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对齐云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力度,不仅提升了景区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还举办了一系列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这片神奇的土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齐云山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成为中华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着人们的心灵之旅。

对话乡贤:活地图话说齐云山
程光华是齐云山的“活地图”,他一身朴素的衣着,一脸淳朴的笑容,虽年过七旬但仍步履矫健,这是程光华给人的第一印象,他生长在齐云山,曾担任村里的生产队长,对齐云山的地质地貌、气候特点、景点分布、历史文化等都了如指掌,他见证并参与了齐云山景区的开发与创建。问:齐云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它的历史文化背景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吗?答:当然可以。齐云山,是一座与黄山比肩而立的道教名山。齐云山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厚,最早可追溯至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当时道士龚栖霞云游至此,隐居于天门岩,为齐云山道教的发展埋下了种子。到了明嘉靖年间,由于皇帝祈嗣灵验,敕建玄天太素宫,齐云山的道教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江南道教活动中心。问:那么,齐云山的地貌特征有哪些独特之处呢?答:齐云山的地貌特征十分独特,拥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如“五老峰”等,这些奇峰怪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此外,齐云山还有丹崖赤壁,如“紫霄壁”、“真仙洞府”等,这些赤壁色彩鲜艳,为登山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享受。问:月华街又称天街非常有名,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答:当然可以。月华天街号称:“中国道家第一村”,“天街”上现有三十余住户一百余人,大多从事旅游业,其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东起白岳峰,西至青狮峰,北临横江,南倚方腊寨。月华街因其地理位置居于渔亭与兰渡之间的横江边上,整个村落的布局呈半圆形建在半山腰间,巧妙地构成了一弯“新月”,因而得名。月华街是齐云山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这里保存着众多道教建筑,如玄天太素宫、三清殿、玉皇殿等。同时,月华街也是游客游览齐云山的重要景点之一,徽派民居与宫观道院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问:作为“活地图”,您对齐云山的游览路线有什么推荐呢?答:对于想要游览齐云山的游客,我建议可以坐索道上山,这样可以节省体力,同时欣赏到沿途的美景。上山后,可以沿着望仙楼、真仙洞府、紫霄崖等主要景点游览,感受齐云山的道教文化和自然风光,还可以到月华街上逛一逛,体验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程光华介绍说,齐云山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面对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齐云山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市场营销和智慧旅游建设,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齐云山将会成为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齐云山以其“白岳桃源,洞地福地”的美誉,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织的绝美画卷。在这里,每一石每一木都承载着故事,每一处景致都蕴含着深意,等待着每一位旅人去发现、去感悟。齐云山,是一首流淌着岁月芬芳的诗,是一幅描绘着历史沧桑的画,是一个让人心生向往、流连忘返的地方,它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关于自然、关于历史、关于信仰的永恒篇章。

【作者简介】俞旺忠,男,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清风文学》副主编,《星火屯溪》编委会副主任,黄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黄山市屯溪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黄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黄山市徽州区作家协会理事。黄山市档案征集鉴定领域专家,黄山市道路运输安全应急专家,黄山市首批自驾游领队,黄山市屯溪区首批党史地方志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