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出生在经济条件相对不太发达地区的学生而言,学习是逾越阶层,到大城市扎根的最佳途径。通过考上名牌大学,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既能改变全家人的生活条件,也能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从古至今,真正博学多才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敬重,而学历水平又是衡量学问的重要指标。不光找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看重学历,就连谈恋爱的时候双方的学历也是加分项。只不过,婚姻和事业是两码事,光有知识有学问是远远不够的,门当户对、三观一致更重要。
一位上海女生今年30岁,男友是985大学博士生。他家虽然不是本地的,但是在大公司上班,年薪50万以上,属于典型的凤凰男。通过自己刻苦努力学习,从小到大成绩都很好,家长也十分重视教育问题,最终考入985大学。
本来大家都以为二人能步入婚姻殿堂之时,就因为回老家给博士的爷爷过寿,而突然决定分手。该女生表示,并不是因为男友家经济条件不好,也不是男友家长怠慢自己,而是难以接受他家的文化习俗。
很多家长从小就教育子女,找对象要找门当户对的,却被子女当成封建思想,丝毫听不进去。直到长大后,看过外面的世界才知道各地文化差异和生活环境差别有多大。
上海女生表示,从小到大从来没给活人磕头的习惯,可是男友家在礼仪之邦,很多习惯都与上海不同。爷爷过寿全家都要磕头,过年过节也是如此,这便让女生接受不了。虽然男友家人没有强迫她,但是她一想到结婚后还是要面对,这种文化差异引发的矛盾就不寒而栗。
周围人都觉得他们有点可惜,毕竟二人年纪也不小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再加上郎才女貌,以后能不能再找到条件这么好的配偶也难说。985博士以后前途无量,女生就因为磕头一事就放弃,只能说明二人感情并没有那么深。
我国不同省份的文化习俗、气候环境都有很大差异。很多学生就连到外省读大学,都会难以适应。每年都有个别大一新生,因为实在无法适应省外大学的学习环境而退学复读。大学只有四年,而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更要慎重考虑。
评论区对此事态度呈两极分化,一部分网友觉得女生太任性,上海人有什么可高贵的。凡事讲究入乡随俗,又不是叫你天天磕头,一年顶多回老家一次或两次,有什么可矫情的?
越是出生在大城市,读过书有见识,就更应该有包容心,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若不是男方家长教育有方,怎么能考上985大学的博士?女生也承认了,男友家里条件并不差,还可能是书香世家,女生这样做就显得很没有家教。
实在接受不了就跟对方有一说一,如果对方通情达理是不会为难你的,遇到困难就退缩,以后和谁谈朋友都不能一帆风顺。表面上说不嫌弃博士的原生家庭,却口口声声说人家是凤凰男,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也是对博士一家人不尊重,没家教的表现。
还有一部分网友支持上海女生的决定,说到底还是门不当户不对,磕头只是一个导火索,让女生看到了二人之间的差距,不止是户籍和口音问题。与其日后在婚姻中每天被这些矛盾相互折磨,不如趁早一拍两散,这些网友都很羡慕女生活得通透。
研究生是目前最高学历水平,即便为了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但是能拿到博士学位的依旧是凤毛麟角。各省份为了吸引人才落户,也是出台了不少优待政策。
尤其是985大学的博士,到大城市工作,不仅能解决户口问题,还能享受安家费,甚至是配偶的工作。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找对象的时候,非常看重学历。
甚至有些硕士生不会写论文,便想通过结识博士生,帮自己“免费”写论文。这种现象在大学里并不少见,还把他们称为“学术妲己”。毕竟博士生毕业后薪资水平再好,想短时间内也无法在北上广买房结婚。
名校学霸找本地学生,也算是各取所需。经济基础+高学历的家庭,向来是学霸的摇篮,不少中高考状元都出自这类中产家庭,可以说是赢在了起跑线上,享受的教育资源令人羡慕。这才是高考学霸扎堆报考一线大城市,实现逆袭的关键。
短时间内这种恋爱观,确实能皆大欢喜,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有诸多隐患。大家口中的“凤凰男”、“凤凰女”在家长眼里,可能是全家人的希望。家长和学校还是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莫把婚姻当儿戏,更不能太功利。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这位上海女生做的对不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4月创作打卡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