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辽宁队在2024年CBA半决赛G1被广厦捶了个19分,这事儿你说怪谁?是辽宁队自己拉胯,还是广厦开了挂?嘿,我看啊,背后有点“猫腻”,那俩外籍裁判的哨子吹得辽宁队有点懵圈,妥妥的“水土不服”。
那场比赛,辽宁队打得那叫一个“稀碎”,内线篮板跟筛子似的,半场让人家抢了16个,前场篮板还被摁着头抢了7个。外线三分更是“抽象”,半场11投1中,这命中率低得连路边野球场的大爷都得笑出声。内外全崩,上半场就落后22分,比赛基本就凉凉了。
你说这咋回事儿?除了自己拉胯,还有个大问题——外籍裁判的执法风格。特别是那个保加利亚来的霍罗佐夫,吹哨那叫一个“铁面无私”,跟CBA本土裁判的“佛系”风格完全不是一路人。咱们本土裁判那是“耐心哨”,动作不大不吹,给球员留点面子。可霍罗佐夫呢?“防微杜渐”,稍微有点犯规苗头,立马吹,绝不含糊。
这下辽宁队可懵了,尤其是赵继伟,简直被整得没脾气。全场就拿了2分2板5助攻,还背了5个犯规,跟戴了“紧箍咒”似的动弹不得。第四节还剩9分钟那次,霍罗佐夫说他挤了农纳利的投篮空间,可慢镜头一看,那动作真不算啥啊!这裁判也太“较真”了吧,搁网上说,这不就是“人狠话不多”的典型吗?
球员不适应,主教练杨鸣也“上头”了。第三节孟米吹了李晓旭一个背后犯规,杨鸣直接炸锅,在场边咆哮想给裁判压力。结果霍罗佐夫二话不说,技术犯规伺候,还耐心解释了一波,杨鸣脸都绿了,但也只能咽下这口气。
裁判专家丁佳宁说了,外籍裁判是“抓第一动作,不等第二动作”,CBA球员呢?你不吹第一下,他第二下就敢给你来个狠的。这不就像小孩打架,你不拉开就越打越凶吗?本土裁判那“耐心哨”也不是啥好习惯,容易让球员报复,最后比赛打成“全武行”,你品,你细品。
CBA这裁判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2021-2022赛季半决赛,广东对辽宁,判罚争议一大堆,杜锋赛后直接开喷,说裁判水平稀烂。还有2018年季后赛,李晓旭一个防守动作被吹违体,慢镜头看没啥,可裁判就是吹了。CBA裁判报告更别提了,错判漏判一箩筐,球迷看了直摇头。
这外籍裁判的“铁腕”执法,算是给辽宁队上了堂课。赵继伟得赶紧适应这尺度,别动不动就犯规。辽宁队也得调整战术,别再被哨子牵着鼻子走。对杨鸣来说,这也不全是坏事,少跟裁判“斗智斗勇”,多琢磨战术,说不定还能“因祸得福”。
可外籍裁判真能救CBA的裁判问题吗?不好说啊,裁判也是人,谁还没个失误的时候。霍罗佐夫可是FIBA精英裁判,2023年男篮世界杯吹过立陶宛对埃及,水平没得挑。但CBA要进步,光靠几个外援裁判不够,得从根儿上提高裁判水平,搞个更牛的制度,让判罚公平又透明,球迷看得才舒坦。
就说杨鸣吧,以前没少跟裁判“互动”,2022-2023赛季总决赛,他在场边喊几嗓子,有时还真能蒙混过关,可这招风险大,搞不好就吃T。这回碰上霍罗佐夫,算是踢到铁板了。
说白了,CBA要真想变好,不能指望外籍裁判当“救世主”。裁判水平得整体提升,制度得跟上,不然比赛还是乱糟糟。咱球迷看球图个乐,可不想老盯着裁判骂街,对吧?这路还长着呢!
球场上的事儿,谁说得准?咱就吃瓜看戏得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