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大费/文
最近,美国华盛顿发生了一场没有硝烟的起义。
一群穿着帽衫、喝着红牛的功能饮料的年轻人,用笔记本电脑攻陷了美国政府的百年堡垒。他们中的核心成员有个响亮的头衔——DOGE特工,全称“政府效率部”。
这支平均年龄24岁的队伍,像调整特斯拉车间流水线那样,把五角大楼的财务部改造成了代码农场,让教育部的档案室变成了数据训练营。
这场革命的总设计师马斯克说:“要让联邦政府的运行速度和特斯拉德州超级工厂一样快。”

2024年11月,尚未当选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庄园的地下车库,和马斯克用全息投影开了场秘密会议。
在秘密会议上呈现的联邦政府开支表,比春运抢票系统还令人崩溃——五角大楼连续七年审计不合格,某个非洲农业援助项目二十年来拨款从未精准到账,气候变化特别工作组的三台复印机花了纳税人87万美元维护费。
会议现场,马斯克发出灵魂拷问:“如果特斯拉的财务部敢这样,股票早该崩到地下室了。”
等到特朗普就职,“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正式走马上任,他所领导的这群“理工男”,解决方案十分简单粗暴:给政府系统做个root权限刷机。他们在教育部装了AI扫描仪,把堆积如山的合同扔进算法模型。结果发现65%的项目只需保持最低运转,剩下那些比如“纽约小学生瑜伽课程开发”,可以直接扔进回收站。
预算砍刀挥下去当天,三十多所高校的科研经费突然顺利到账——原本拨给某个成人识字项目的370万美元挪过来,比副校长写推荐信还快。
更狠的是,马斯克借用特斯拉车间物流管理法。国土安全部的设备采购拖了整整3年,被DOGE用区块链技术追踪供应商资质后发现:一家承包商的仓库管理员十年前就去世了,签收单全是自动生成的。马斯克团队当场启用机器人验货,三天内搞定海关安检仪的更新换代,这个速度堪比京东自营买台新的电视机。
AI裁撤的狂欢:体制内打工人的血色春天苏珊女士在环保署工作了二十七年,每天准时戴上珍珠项链去处理文书。直到某天她的工位出现一个二维码,扫码后是AI生成的判决书:“联邦法规量刑岗冗余度97.3%。”
这位金牌员工下岗的原因很赛博:最高法院废除了“雪佛龙原则”,由AI重新评估,发现她的日常工作无非是把打印好的文件编号存档——这事儿电子印章0.3秒就能完成。
这不是科幻电影桥段。
联邦人事管理局的算法模型显示,教育部仓库管理员的消失会提升库房运转效率160%。因为系统给每人发了个AR眼镜:扫描货架自动生成数字档案,仓储机器人按需取货。那个坐镇二十年的老员工,最终只在服务器里留下一个访客登录权限。
人工智能的冷酷让华盛顿倒吸凉气——过去几个月联邦雇员心理咨询预约量暴增416%,主诉症状都是“人类存在危机”。
不过,省下来的钱倒是真金白银。
财政部用AI批量扫描陈年合同,揪出每年20亿美元的超期支付。
最魔幻的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办公用品支出:每年有120万美元用于采购老式软盘——为了运行1995年发射的航天器配套设备。马斯克团队直接调用SpaceX的芯片供应链,三天送来了适配器。
当区块链遇上汉堡店:纳税人的钱终于用到了正道2024年12月,纽约哈德逊河治理工程闹出大笑话。3.4亿美元的疏浚资金被承包商用来给高管买豪宅,直到DOGE的区块链系统发出警报。每个螺丝钉的采购、每位工人的工时、每台挖掘机的耗油量,都被编成不可篡改的哈希码。
DOGE调查员掏出平板就能看到:某包水泥12月23日凌晨2点从新泽西出库,3小时后该仓库监控显示卡车根本没发动。信息一曝光,十三家企业的老板连夜退还赃款。
这种透明化让官僚们心惊肉跳。
现在联邦每个重大项目拨款都是“带追踪器的汉堡套餐”:环保署给底特律的土壤修复款,每笔支付必须触发三次智能合约;国防部采购无人机零件时,供应商零部件来源必须扫码验证三代生产记录。陆军某部订购了十万双军靴,结果区块链预警三家某国代工厂冒用环保资质。五角大楼在电子商务部的建议下,直接转单给波士顿的3D打印鞋厂,交货周期压缩了68%。
不过,技术乌托邦也有翻车时刻。
上个月社保局用ChatGPT处理退休金申诉,结果AI误把“约瑟夫·史密斯”和“约瑟芬·史密森”合并成一个人,导致后者账户被冻结。马斯克团队连夜打了七个补丁,最终决定在政务AI里禁用首字母联想功能。
零基预算的魔幻现实主义:让传统精英下岗公共广播系统怀特女士永远忘不了那个周五傍晚。她刚录完新节目《墨西哥壁画考》,就收到DOGE的裁员邮件。理由充满特斯拉式逻辑:节目平均年龄71岁的听众群体每月耗电成本,比在TikTok投放艺术史短视频贵34倍。三个月后她在Uber接到一位乘客,手机里正外放同事做的新栏目《三分钟看懂波洛克》——播放量超过她职业生涯总和。
这种颠覆,源自“清零式”预算审查。
每次财政拨款都要像初创公司立项那样答辩:农业部某个研究东北大豆的项目,被追问为什么不去拼多多采购现成数据?能源部提交的页岩气开发方案,AI当场计算出租用SpaceX星链监测钻井的性价比。最惨的是国家艺术基金会,他们申请资助某先锋话剧时被灵魂拷问:“就算这出戏能让观众流三滴眼泪,能折算成货币政策稳定系数吗?”
精打细算确实成效显著。
白宫目前砍掉五家研究机构的冷门项目后,把预算拨给FDA加速抗癌药审批。某个卵巢癌免疫疗法的上市周期缩短了十一个月——马斯克在X上转发这条新闻时配文:“比特斯拉自动驾驶更新进度慢,但比FDA传统流程快300%。”
联邦打工人的绝地求生:从茶水间政治到代码信仰五十六岁的财政部分析师罗伯特突然成了办公室吉祥物。这个VBA高手最近收到二十张示好咖啡券——年轻同事都在求教如何让Excel宏不被AI审计员抓包。他的新工位贴着DOGE通知:下个月起所有月报必须用Python生成,用R语言分析数据会有额外奖金。办公室里流传着新晋生存法则:程序员永不失业,话痨官僚就地埋单。
连公务员养老胜地都卷起来了。
联邦教育部大楼增设了“代码急诊室”,教大叔大婶们处理SQL报错;国务院给外交官配发AI助手,实时分析驻在国推特舆情。最夸张的是FBI探员们开始学Python——为了破解数字货币洗钱案,他们不得不在暗网论坛装极客。某位老探员苦笑:“我现在查案子的时间还没调bug多。”
这场改造运动甚至催生了新产业链。
亚马逊上“联邦公考Python速成班”销量暴涨430%,华盛顿街头的共享办公空间挂起新招牌:“公务员再就业创客孵化器”。
就连马斯克都在X上转发过某前FDA官员的开店日记——这哥们用政务数据训练AI开的中药奶茶店,三个月融资到A轮。
风暴中心的悖论:拆解铁锈机器后的真空黑洞当DOGE团队宣称要在2026年自我毁灭时,费城街头的无家可归者收容所正因预算紧缩关门大吉。
这里藏着改革的致命伤:AI发现该机构每个床位日均消耗纳税人147美元,却无法量化那些冻死在街头的生命价值。马斯克的反击很直白:“如果慈善机构跑不过指数基金,就该让位给更有效率的组织。”
法律战场同样硝烟弥漫。
纽约联邦法院暂时叫停了退伍军人事务部的裁员令,因为算法没考虑ptsd创伤性应激障碍患者的特殊需求;加州法院判DOGE恢复农业部某气候项目,理由居然是“机器无法理解厄尔尼诺对葡萄酒产地的影响”。至于那些被裁掉的公务员,有人转型做政务系统优化咨询,时薪翻了三倍;更多人消失在零工经济的洪流中。
这场疯狂试验最诗意的注脚发生在今年三月。美国航空航天局的AI预算官批准了新一代月球车研发,却在同一份文件里删除了维护阿波罗计划纪念园的资金。
当马斯克转发人类登陆火星的效果图时,评论区置顶的是位老兵留言:“你们省下了修雕像的钱,但别忘了谁当年把国旗插在月球。”
思考与追问:未来政府的雏形还是乌托邦彩排诚然,特朗普与马斯克的这次革命,虽然仅短短两个月时间,已经引发了美国体制内一片混乱,然而,这场混乱中是否隐藏着未来政府的基因片段,是否能够为臃肿的官僚体系真正实现换血?这是个问题。
纽约某智库模拟发现,只需要保留60%的联邦雇员,AI就能覆盖90%的常规政务——前提是接受那些日均耽误百万人的小故障。
特斯拉工厂的生产线上,机械臂每17秒组装一台Model Y。而在华盛顿某栋翻新的大楼里,区块链账本正以每毫秒更新数万条交易记录。没有人知道,这场改革会把美国带向何方,但每一个被取代的美国体制内打工人岗位上,都能听到旧时代齿轮轰然倒塌的回响。
或许,正如马斯克在星舰发射失败后常说的那句:“炸掉的火箭,比停在发射架上的更有价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试错会产生成本,然而,行动起来永远比停留在口号阶段更有价值。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