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见习记者韩林园通讯员姚文帅
前不久,在杭州召开的2021-2022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湖州长兴的78岁退休干部吴晓红,凭借在梅花产品创新、梅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贡献,获得“中国观赏园艺年度特别荣誉奖(2022)”。
评委会给吴晓红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知梅、植梅,老骥伏枥,耳顺皆云疯梅桩;执梅、志梅,荣枯随缘,心不逾矩修林泉。古木千年魂坚劲,梅花三弄意痴狂;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长兴香,中国香;东方红,世界红。”
这项园艺界荣誉,之前只有观赏园艺界顶级专家摘得。作为企业家的吴晓红缘何获此殊荣?这还得从一棵嫁接红梅说起。
青梅老树上栽出朵朵新花
长兴素有“青梅之乡”美誉。2001年,长兴青梅遭遇市场“滑铁卢”,原本每公斤4元收购价一路跌到0.4元。梅农整日哀叹,砍掉上百年梅树廉价卖出。
看到这番境况,吴晓红心中不忍。他从长兴县驻浦东办事处退休后,热衷收藏各种老树。想起自家园子里用红梅枝条嫁接的青梅老树,他打定主意,卖掉新房,以5元一棵价格买下村里青梅树,并连同土地一起承包。
吴晓红做了几个试验,把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过来,通过高位嫁接,三四年就成功了。他和一批园艺专家主动向高校科研院所专家请教,通过实验配种、实践种植,将已淘汰的老青梅桩高枝嫁接,创造性地把“青梅”嫁接成“红梅”。
自此,长兴青梅产业获得新生,形成观赏性和艺术性俱佳的“长兴红”观赏梅。红梅产业转型发展获得长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及时出台政策扶持引导,对连片种植规模在30亩以上红梅的农户,给予每亩500元补助。就这样,昔日“花痴”吴晓红,帮助农民探索出产业优化、增收致富新路。
把长兴红梅“嫁”到上海
长兴红梅苗木培育成功,吸引各地花卉经销商前来采购。但此时,吴晓红的心里又有了新主意:不急于售卖,把最好的梅花移栽为盆景,贴钱、费力运送到上海、杭州、武汉等大中城市开梅展,免费供人参观。
2006年初春,吴晓红把长兴红梅种到了上海世纪公园。“红萼”披翠、“朱砂”起舞、“玉蝶”纷飞……“红梅报春”的消息不胫而走,数十万市民争相前来赏梅。
2009年,浦东新区政府、世纪公园共同出资,向吴晓红采购1万多株梅花,建造一所大型梅园。同期,近万株长兴红梅也“嫁”到杭州,点缀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此后,北京长城脚下、武汉东湖梅园,以及南京、苏州、宜兴等全国20多个城市的公园,陆续出现长兴红梅的身影。
短短几年,吴晓红的东方梅园基地扩大到3000多亩,长兴观赏梅景一年比一年红,摇身一变成为全中国最大“梅园”。如今,梅花已成为长兴“县花”,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红梅达30万多株,年产值逾3亿元。
“花梅”摇身一变成“香梅”
走进长兴县龙山街道东方梅园吴晓红的办公室里,阵阵暗香扑鼻而来。吴晓红一边说,一边拿起桌上小青花瓷瓶向记者展示。这是他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制出的梅花香水。
吴晓红与上海香料研究所合作,从红梅、绿梅、蜡梅中提取出香味精华,制成梅花香精,并通过权威机构认证,填补市场空白。这一成果使梅花产业实现从“花梅”到“香梅”的根本性转变,梅花产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
吴晓红的“梅花梦”还在继续。如今,长兴红梅依托科技支撑,探索开发梅切花、速生梅、彩叶梅、梅花茶、梅花精油、梅花香水等新型梅花精深加工产品,拉长观赏梅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梅花产业竞争力,生动演绎从“青梅”到“香梅”再到“花梅”的精彩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