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别怕,张仲景有妙方——炙甘草汤:
病毒性心肌炎是现代医学的说法,我们先看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描述:
在发病初期的1~3周,会有上呼吸道或者肠道感染的病史,刚开始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全身酸痛、咽喉疼痛、倦怠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
随后出现心脏相关临床症状,包括胸闷、胸前区压迫感、胸痛、心悸等;病情严重时,患者自感心慌严重,自觉有心脏停跳、心跳节律不齐等。
这不正是灸甘草汤原文所写的“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吗?发病初期正是伤寒入里的表现,随后的心脏相关症状,则是“心动悸”。
再看灸甘草汤,本方又名“复脉汤”,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的功用。 由9味药组成,参考用量: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生地黄50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10枚。原方用法中加清酒煎服,现在多是直接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本方中君药生地黄的用量很大,原方中用到了1斤(汉斤),现代参考用量也有50克,《名医别录》里说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本方用其化生气血,以复脉之本。(一有观点认为灸甘草为君药,本文在此不做讨论)
配伍大枣、人参益气补脾养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炙甘草、麦冬、阿胶、麻仁滋阴补血,又养心阴,充血脉,六味药共为臣药。需要注意的是,麻仁就是大麻的种子,吃多了会有“令人见鬼狂走”的副作用,在合理的用量下则“主五劳七伤,利五脏”。很多医家认为麻仁在本方中起的是润燥、通便的作用,实际上,现代研究显示,麻仁还有修复受损心肌细胞的作用。
再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以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
诸药合用,流通气血,通利脉道,使心气足而心阳通,心血足而血脉通,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
偏于心气不足者,可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则重用生地、麦门冬。注意心力衰竭,水肿严重,脉细数者,不宜使用本方。
炙甘草汤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的作用,在古代就是一个“救命之方”。现代医学中,除了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外,炙甘草汤还可用于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通过加减一些药物,对伴有心悸症状的顽固性失眠也能用。比如可以加酸枣仁、柏子仁等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