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见盲人晚上打着灯笼,非常不解,就上去询问缘由。 盲人说:我听说天黑以后,世人都跟我一样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我才点上灯为他们照亮道路。 禅师说:原来你是为了众人才点灯,很有善心。 盲人说:其实我也是为自己点的灯,因为点了灯,在黑夜里别人才看见我,不会撞到我。 禅师大悟:为别人就是为自己。 故事中,禅师看似是自己对盲人行为的不理解,其实却是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心理想法。从而对盲人的这种行为发问。 而盲人也站在自己的立场给了禅师答案。 从二人的对话中可以发现,禅师对盲人的期望过高,觉得他的灯笼是在为世人照亮前进的道路。 或许盲人的回答让他有些失望。但是我想,禅师应该会悟出更为深刻的道理。 盲人在为自己方便的同时也帮助了别人,为别人着想的同时也方便了自己。所以,他已经无所谓是为了世人,还是为了他自己了。 在生活中,也许我们一个不经意的行为,就会给别人带来无尽烦恼。也许我们的举手之劳,就会让别人如释重负。而这只是一个单方面的利弊问题。 与单方面的利弊相比,还有两个双方面利弊的词语,一个叫利人利己,一个叫害人害己。 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利人利己的故事,社会的正能量所在。双赢的局面就是这么得来的。总之,我们的行为影响着别人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被别人所影响 。 但是在今天这种利人利己的处事方式却并不多见? 故事里,禅师的思想都没达到那种境界,更何况世人。 放在现实里,有这种觉悟的人也并不是很多,更多的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 其实这些也并不重要,重要是我们的心中多存一份仁念。要是我们的心中多装一些他人,而不是只有我们自己,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又会不一样呢? 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我们是不是在为自己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