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是濮阳人,祖上是当官的。汲黯为人不拘小节,讲求实效,敢于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但同时也因此得罪了汉武帝。 有一次,河内郡大火,烧掉了千余家房屋,皇帝派汲黯前去查看,他回来报告说,大火是从一家蔓延开来的,情况不要紧。但是他在河内郡看到有万余户遭受灾荒,有的已经父子相食了,于是他便拿着符节开仓赈济灾民。由于没有请示皇帝,所以他上奏表示自己愿意承担处罚。汉武帝觉得汲黯做得很好,就让他去做荥阳令。 可是,汲黯觉得自己作荥阳令太大材小用了,就声称自己有病,回家种田去。汉武帝听说后,召他回朝,封他为中大夫。但汲黯老是挑汉武帝的毛病,并且直言不讳。有一次,汉武帝大谈自己的理想,汲黯很不给面子,说道:“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这样直接当着皇帝的面说,陛下您是仁义的外表,欲望填满的内心,气得皇帝脸色都变了,宣布退朝。 公卿大臣都为汲黯捏了一把汗,所幸的是,皇帝并没有追究。大臣中有人责备汲黯怎么如此不给皇帝面子,汲黯气愤地说,天子设置公卿来辅佐自己,难道就是为了找几个人阿谀奉承,失掉人心的吗?如果我们都爱惜自己的性命,那又怎么对得起国家呢! 参考文献: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