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3日,江苏第三监狱外的行刑场,随着“砰”的一声枪响,一具身体轰然倒下,却换来了现场上万名观众的欢呼。 三天后,被行刑人的家属才敢偷偷现身,将其尸体运走,悄悄埋在一个无名之所,不敢立碑,更不敢祭奠。 时间倒回到一年前,日本投降后,昔日趾高气扬的汉奸蔫了,末日将至的情况下纷纷自求出路。 这其中,有一个超大号汉奸陈公博,自知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于是脑筋一转,找到了一个大靠山冈村宁次。 在靠山的运作下,陈公博成功地登上了飞往东京的飞机,想着下飞机后就能拥有一片新天地,更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他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可没有想到的是,就在飞机起飞之前,一封电报暴露了他的行踪。当何应钦得知这个大汉奸已经逃亡到日本时,立即向日方施压,要求其交出陈公博。 而日方对于这个曾经给他们做过若干“贡献”的汉奸,还是相当照顾的,竟然想出了“诈死”的招数来应对。 奈何我方要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迫不得已之下,陈公博被引渡回国。 无数百姓在听到陈被押解回国的消息后,用烂菜叶、臭鸡蛋夹道欢迎。 然而,即使这样,被关押在监狱后,陈公博还不忘写下万言书,对汪精卫表忠诚,为自己的行为而辩解,称过往的叛国行为是“曲线救国”。 与其万言书相对的是,在审判的法庭上,检察官耗费整整50分钟的时间,才念完他所犯下的累累罪行,而任一罪状,都是无期徒刑或死刑。 判决已下,死刑难逃! 1946年6月3日,即将走上刑场的陈公博,对狱警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要求。 他说自己有两样心爱之物,一是汪精卫赠送的钢笔,一是日本天皇赠予的绶章,希望能与之陪葬。 呜呼哀哉!死到临头了,他竟然对头号汉奸以及日本帝国还心心念之,想与其生生世世在一起,怎不让人唏嘘!然而,这还不是他最后的请求。 走上了刑场,他转头问法警:“今天给我执刑的是哪一位?”得到答案后,他面对行刑人握手道谢,让其帮忙下手干净些。 一声枪响后,陈公博终于如愿了。 至此,陈公博结束了他54年的人生之路。他出生于官宦人家,毕业于北大学府;他先后加入国共两党,也先后被国共两党开除党籍;他曾位居高位,但最终被人民踩在脚下。 所以,无论你拥有多少财富、多少学识,只要道德败坏,沦为人民的叛徒,终将为万民唾弃,遗臭万年! 作者:苔花 编辑:洛子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