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在朝廷危难之际,将相难和,文官宰相张延赏依旧看不惯武官大将李晟,意气用事,争吵不

在朝廷危难之际,将相难和,文官宰相张延赏依旧看不惯武官大将李晟,意气用事,争吵不休,导致政事处理不当。 朱泚叛军盘踞的京城长安,当时避难奉天的皇帝,几乎所有的物资都是靠西川节度使的张廷赏所给,所以,唐德宗回到长安后,就想要赏赐张廷赏,但这却遭到了凤翔节度使名将李晟的反对。 原来,五年前,李晟以神策军将领的身份进驻成都,在打败南诏和吐蕃班师时,带走了成都的一名营妓,张延赏作为他的上司,派官吏半路上把营妓给夺了回去。两人的梁子就此结下。 虽然两人的关系在皇帝的调解下有所缓和,但内心的仇怨并没有化解。唐朝调集大军讨伐吐蕃,吐蕃决定向唐朝求和。李晟认为吐蕃之前不遵守约定,所以这次求和不足为信,还是应该以军事解决问题,有的将领却认为吐蕃这次是有诚意的。张延赏依然忌恨李晟,就站在了李晟的对立面,建议与吐蕃和亲,并且劝说唐德宗不宜让李晟长期掌握兵权,不如借此机会换掉其凤翔节度使的职务。唐德宗也认为对吐蕃以和亲为好。 最后,皇帝决定撤掉了李晟的凤翔节度使,收了兵权。之后,吐蕃请求在平凉川会盟,唐朝也派了会盟使者前去。在使者去会盟之前,李晟就告诉使者一定要警惕吐蕃背叛盟约。张延赏知道了,就对唐德宗说:“李晟就是不愿看到和亲成功,如果我们这样怀疑吐蕃,吐蕃也会同样怀疑我们,怎么可能达成盟约呢?”所以,唐德宗告诉使者,一定要真诚地对待吐蕃。 李晟却不以为然地对亲近的人说:“我生长在西北,熟悉吐蕃性情,此事未必会如此顺利。”果然,在使者到达会盟地点后,吐蕃在此地设下埋伏,军队乘机进攻,兵锋直指关中。幸而,使者命大,夺得了一匹马,逃了回去。 参考文献:刘昫:《旧唐书·李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