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依靠着强悍的骑兵横扫天下,建立了蒙古帝国。但马背上得天下,不可马背上治天下。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大臣耶律楚材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 耶律楚材是契丹皇族的后裔,他的父亲耶律履曾经在金任尚书右丞相,对儿子寄予厚望,所以取名“楚材”。耶律楚材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医道、佛法,还擅长卜卦算命。 成吉思汗攻下燕京后,听闻耶律楚材的名声,便召见耶律楚材。一瞧,身长八尺,美髯垂胸,声音宏亮,气宇轩昂,一见面就给成吉思汗就留下不错的印象。后来,成吉思汗让耶律楚材留在了他身边,而且亲切地称耶律楚材为“大胡子”。 成吉思汗进行西征,虽然扩大了疆域,但也有很多官吏从战争中获利,中饱私囊,国库空虚。于是,窝阔台即位不久,近臣就建议“汉人没什么用处,不如将他们除掉,把田地变成牧场,使草木茂盛。”而耶律楚材上前奏道:“陛下将要南伐,正需要军资,如果均定中原地税、商税和盐、酒、铁冶、山泽的收利,一年就可得银五十万两,绢八万匹,粟四十万石,足够供给。”窝阔台说:“如真像你所说的,那么国家的财富就绰绰有余,你就试试看吧。” 于是,耶律楚材就在燕京等地设立“课税使”,选汉人担任,在各地征收赋税。第一年秋天,征收到的金银布帛和粮食都符合原来设定的数目。窝阔台当即封耶律楚材为中书令,负责中原的民事。正是由于耶律楚材的进言,中原大地避免了生灵涂炭,恢复了稳定。 参考文献:《元史·耶律楚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