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场恐怖袭击,这不是一场自然灾害,而是人们紧紧攥在手里的、深信不疑的价值遭到重创!”当法国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法国作家妮可尔如是说。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因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而闻名,是欧洲三大教堂之一,在整个法国甚至是欧洲的文明发展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见证着拿破仑加冕,目睹着巴黎解放,维克多雨果曾说道“它为出生而鸣,为死亡而鸣,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它每一块石头都是历史的丰碑。 在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浓烟遮蔽住了塞纳河畔的天空,也阴暗了巴黎人的心,见证了845年的人类文明的艺术瑰宝,在大火中摇摇欲坠,它扛过了战火,也躲过了天灾,却在一场熊熊大火中被吞噬。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挂在胸口的勋章,当它遭遇了创伤,也就意味着一个文明受到了创伤,象征着这个国家处于困难重重的状况,而民众也普遍感觉到了焦虑,以至于法国股价大幅下降,法国经济处于相当不景气的情况之中。 这样深重的民族灾难牵动着无数世界人民的心,四年过去了,巴黎圣母院的修复进入尾声,但深重的伤害却在我们的心中难以抹去,这样的历史时刻应该被影像记录,也应该被所有人铭记。 我们所熟悉的《狼图腾》、《情人》的导演让·雅克·阿诺携带着他的新电影《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和大家见面,用影片传达最真实的感受,用摄影艺术表达导演对一个人类文明的陨落最直观的悲痛与思考,4月7日,走进电影院,与文明面对面。 作者:草莓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