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中医水平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疗效![good]
原创 赵伟民
中医要发展,就必须优胜劣汰,把真正的人才优选上来。如果制定的制度不合适,造成了中医的劣胜优汰,中医就只有不断走向灭亡了。而中医近几十年来在中国持续走向灭亡,就是因为政策违背了中医的特点造成的。
什么是中医的优?什么是中医的劣?可怜现在中国的中医管理者始终没有搞清楚。在他们眼中,考试成绩好就是优,考试成绩差就是劣,于是大量民间中医虽然临床水平高超,但由于没有中医类学历,没有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就被定义为非法行医者;而那些有中医类学历,并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者,哪怕不会治病,也是合法行医者。它造成的结果就是代表中医形象的那一批中医虽然考试成绩好,但却不会临床治病,使国民觉得中医不科学,根本治不好病,最终不断抛弃了中医。当中医越来越没有了市场,死亡就逐渐来临了。
与之相反,中医古代几千年一直却是代代出名医,朝朝有发展,创新不断,而原因就是中医从来不问出身,只看疗效。看看历史上那些大医就知道了,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源于自学,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它们连合法行医的资格都没有,也怎么可能成为一代名医呢?又怎么可能给中医带来创新呢?更重要的是,中医几千年的传承一直都依赖于民间各中医学派,他们通过师承,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使中医稳定地发展。可现在呢?师承的中医根本就不合法,被限制行医,如此一来,传承在民间各中医学派当中的中医绝技和临床经验从此消失,连传承都中断了,再去谈发展不可笑吗?
中医的标准是什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能够用中医方法诊断,用中医理论辨证,用中医手段治疗,而且疗效卓著者。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当下的主流中医,可以说90%以上的人不合格,中医连人才都没有,那靠什么来实现它良性的发展呢?
比如,中医界的管理人员,在他们当中,真正能够临床治病者寥寥无几,他们又怎么可能了解基层中医的实际情况呢?更有甚者,管理人员当中有一不少西医,他们更不懂真正的中医,又怎么可能期望他们制定出适合中医发展的政策呢?
再如,那些中医界的研究人员,在他们当中,真正能够临床治病者有几个,连临床治病都不会,怎么证明他们真正懂中医呢?事实也证明,他们所谓的研究不过是用西医来改造中医,结果把中医的灵魂给改造没了!
还有,中医药大学那么多教授、博导,真正能够临床治病的有几个?让一群只会夸夸其谈,却不会临床治病的老师有可能教出会治病的学生吗?
至于中医形象的代表——医院的中医,临床疗效没有几个好的。如果临床疗效好,又怎么能活不下去,不断走向西医化呢?看看那些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就知道了,他们大学几年基本上没有临床过,毕业以后往往连一个简单的方子都开不出来,让他们代表中医的形象,中医能不形象尽毁吗?
而造成这一切的一切,就是我们只会学西医管理,人为地制定管理中医的标准,而从来不看中医真正的评价标准。就拿民间中医确有专长考试来说,中医治疗有标准答案吗?这一点懂中医的人都知道,它的治疗从来是个性化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从来没有标准答案。而我们用一个带有标准答案的考试对民间中医优胜劣汰,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况且,参加这个考试还需要一大堆和中医疗效无关的标准,比如,有两个执业医师推荐,说句实话,很多执业医师的临床水平还不如民间中医,让他们来推荐,不是很可笑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中医标准可谓是黑白颠倒,会治病的拿不到合法的中医行医资格,不会治病的却成了中医形象的代表,真的如刀郎所唱的《罗刹海市》,如此地管理,中医不灭亡才怪!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