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资本主义萌芽 这段小说描写是个铁证】 1986年,盛泽镇的东方丝绸市场开业时,费孝通先生题了八个字:日出万绸,衣被天下。 这个评价非常准确,早在明代,盛泽的丝绸产业链已经颇具规模。 冯梦龙在三言中的小说《施润泽滩阙遇友》又这样的描写: 说这苏州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乡镇,地名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这镇上都是温饱之家,织下绸匹,必积至十来匹,最少也有五六匹,方才上市。那大户人家积得多的便不上市,都是牙行引客商上门来买。施复是个小户儿,本钱少,织得三四匹,便去上市出脱。一日,已积了四匹,逐匹把来方方折好,将个布袱儿包裹,一径来到市中。只见人烟辏集,语话喧阗,甚是热闹。施复到个相熟行家来卖,见门首拥着许多卖绸的,屋里坐下三四个客商。主人家跕在柜身里,展看绸匹,估喝价钱。 除此之外,小说的主人公施复夫妻勤俭持家,经营有道,从小规模的夫妻老婆店: 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 研究经济史的学者专家讨论古代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这一段经常被提起。 所以不要把小说仅仅看作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啊,一些精心创作的小说,也有很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甚至经济学的营养。 三言两拍全五册冯梦龙著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完整无删减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