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认清:人民币在绝大部分领域,已可自由兑换 在南生分享今年9月份,中国人民币在全球跨境支付领域占据的市场份额升至3.71%,排第五名。 在“全球跨境贸易”领域占据的市场份额升至5.8%,首次超过欧元,升至第二名的文章中,有网友点评:一个不能完全自由兑换和流通的货币,能达到这个比例,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个点评,具有很大的代表性,那就是对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理解产生了偏差。 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指的是:在中国“境内、境外”,个人和企业可以自由地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这个交易包括且不限于“收付货款、投资、融资和结算”等。 换言之,人民币实现完全的自由兑换包括了四个方面,分别是:境内、境外、经常项目(就是跨境贸易)、资本项目(就是金融领域)。 境外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下,人民币是可自由兑换的,即“离岸人民币是可自由兑换的”。离岸人民币的流动,不归中国央行来管理。 虽然我们可通过离岸市场买卖人民币等方式,干预离岸人民币的汇率和供求,但却不能监管。离岸人民币,受到所在国家、地区金融部门的管理,只是由于他们缺少人民币,缺乏配套金融基础设施。 造成离岸人民币的兑换市场不完善罢了。对此有疑问的网友,可自行搜索“离岸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专业性文章,南生不再这里赘述。 境内部分,在经常项目下,我国早已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但在资本项目下,在岸人民币仍不可自由兑换,还受到部分政策的监管。 但我国在上海、北京、海南正在建设“在岸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试点”,逐步推动在岸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也就是说,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4个领域中,有3个已实现自由兑换,剩下的1个也在逐步提升。#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