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方人,我很不理解东北大炕! 东北的大火炕曾经在农村广泛存在,它主要由竹子编织而成,极其结实且光滑。在夜晚就寝前,需要将其清洁干净,然后铺上褥子和被子,早晨再将其收起存入柜子。 进餐时,有小炕桌方便使用,大多数人会端着碗进食,米饭不会掉落炕上,若有意外情况,用抹布擦拭即可。若人数较多,则会使用饭桌。后来,加入了大海绵垫子,使得睡眠更为舒适。 后来,人们开始铺设地板革,那种带有印花的人造革,更为便于维护。再后来,出现了专门用于炕上的电热毯,可调节温度,根据实际人数进行调整。 儿时,家境不佳时,一家人会睡在大型火炕上,以男女主人为中心,男女各一边。若有外地客人来访,床位不足,可以前往邻居或亲戚家解决。 家境好转后,房屋进行了改造,划分了多个房间,有的房间是炕,有的则是床。 作为南方人,我觉得这种做法不太适宜。北方人将火炕当作床、餐桌、客厅(也可用于烹饪),虽然并非所有地方都是如此,但多年来没有明确烹饪和睡眠的区域,甚至锅炕容易烫伤孩子,存在很多问题。仅仅因为冬天寒冷,一边燃烧做饭,一边供暖,虽然节省了煤炭和柴火,但并不雅观。 家有客人时,客人坐在炕上,主人则在地面烹饪,显得十分尴尬。这种地域文化有待改进和提升。 我未曾去过东北农村,但听远房亲戚描述,过去生活条件艰苦,没有空调和暖气,北方严寒,唯有炕上温暖,因此许多活动都在炕上进行。 如今,这种做法似乎不太卫生,但在过去那个时代,并未有过多的讲究。如今北方生活条件改善,每家都有暖气,火炕可能逐渐减少使用。 火炕在北方具有多种用途,尤其是在90年代以前,条件较差,天气寒冷,物资匮乏,全家人都依靠火炕取暖。因此,就餐、睡觉和接待客人都在炕上进行,甚至用火炕来烘干衣物。如今,条件改善,农村也会更加精细地划分生活区域。冬天燃烧火炕,令人感到舒适,从而减少了风湿病患者的数量。 南方人无法理解火炕的优点,这是地域差异导致的。无论如何,每当冬季来临,南方湿冷,我总是渴望能去北方火炕上感受一下。 真心觉得在寒冷地区,火炕是一件宝贵的事物,劳动人民智慧非凡,充分利用能源,实在是比空调更实用,能温暖双腿和腰部,无物可及。不知现在的东北农村还有人睡大火炕吗?#作为南方人,我很不理解东北大炕!# #爆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