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朱安,因许广平切断经济来源,生活困难,每天喝粥,吃酱萝卜,她想卖掉鲁迅遗物却遭到了阻拦,一向隐忍的朱安终于爆发了:我也是大先生的遗物,你们为什么不保护? 1936年,鲁迅因病去世,让世人敬佩的是,身为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自愿放弃了他作品的保管权和上海的遗产,而是全部交给了许广平。 朱安的理由是,许广平是文化人,比自己更有能力保管这些财富。 而许广平也承诺,之后朱安和婆婆的生活费全由她负责。 起初许广平也确实兑现承诺,但随着抗战的爆发,许广平和柚子的生活也非常艰难,甚至一度和朱安失去了联系。 在上海的许广平,日子并不好过,还曾被日军抓到宪兵队折磨了整整76天。 即便重获自由,但受战乱的影响,鲁迅作品的收入也大幅度的锐减,加上物价极高,他们母子二人也是艰难度日。 由此,许广平中断了给朱安提供生活费,无奈之下,朱安的婆婆只能向二儿子开口要钱。 他们婆媳二人和两个女仆,勉强维持生计,但随着婆婆的去世,朱安的生活逐渐陷入了困境。 因周作人和鲁迅生前不和,母亲去世后他竟然断了朱安的生活费。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朱安的生活逐渐陷入困境,不但支付不起医药费,饭桌上也只有如清汤一般的稀粥和酱咸菜。 朱安只能开口向外人借钱,债务一度高达4000元,到后来已经借无可借。 在生存面临极大考验的情况下,祖安有了变卖鲁迅作品的想法。 消息传出后,文化界皆为震惊,得知情况的许广平,更是在上海登报极力反对。 为了阻止朱安变卖鲁迅的作品,许广平还派了两个学生前去阻拦。 两个学生看到朱安后也震惊,因为营养不良,朱安极度消瘦,而她面前的咸菜和稀粥更是刺眼。 面对来者的阻拦,一向隐忍的朱安愤怒着喊道:你们总说保存大先生的遗物,我也是大先生的遗物,谁来保存我? 两个学生觉得羞愧,赶紧将朱安的情况告诉了许广平。 广平给朱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道出了自己的困难,但同时她也承诺一定按月给朱安支付生活费。 而社会一些人士,也给朱安捐赠了一些钱财,她的生活问题才得以解决。 1947年,69岁的朱安因病去世,去世前提出意愿希望和鲁迅合葬,却遭到了许广平的拒绝。 最终许广平将朱安安葬在婆婆身旁,可惜的是,后来因为城市规划,朱安的目的化为虚无。 可怜了一生的朱安,结局也让人心痛…… #人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