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组织上派人来问浦安修:“彭德怀病重,是否去见一面?”浦安修果断地拒绝:“不必了!”然而,四年后,她却以“遗霜”的身份出现在了彭德怀的追悼会上…… 1938年,单身10年的彭德怀让战友们操碎了心,大家都觉得应该有一个人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尤其是陈赓,很积极地为彭德怀张罗相亲,起初彭德怀并不愿意,直言:这些年打仗,把心都答应了,以后再说吧。 但陈庚并没有放弃,一直为彭德怀寻觅合适的对象,他觉得从上海来的浦安修很合适。 听说浦安修是从上海来的知识分子,彭德怀很抗拒,他觉得自己和知识分子合不来。 可陈赓压根不听,有一次,拉着彭德怀去看球赛,赛场上就有浦安修的身影。 彭德怀发现,浦安修为人落落大方,顿时好感倍增。 当然,正式接触后,彭德怀也没有隐藏自己的缺点,很直白地说,自己出身底层,文化程度不高,脾气还有些暴躁。 让他意外的是,浦安修并不介意,对他还充满了崇拜。 太久后,情投意合的两个人在延安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仪式。 后来浦安修又跟着彭德怀去了太行山,当时他们过的是聚少离多得生活,可以说是:周末夫妻。 但浦安修思想觉悟高,从来没有埋怨过,尽管彭德怀对自己要求严格,可浦安修对他只有理解。 彭德怀也不是那么冷冰冰,该温柔的时候也不差事,曾亲自给浦安修洗脚、挑水泡等等。 浦安修知道,彭德怀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心地善良。 遗憾的是, 这两位走过战火的革命夫妻,却没有走到白头,离婚是浦安修提出的。 1962年,因为无法承受各方压力,浦安修搬到宿舍去住,可还是经常有人来找她谈话,希望她和彭德怀解除婚姻关系。 此时,彭德怀孤立无援,浦安修知道离婚会给他带来很大的打击。 但她内心的压力和苦,也已经到了快压倒自己的时候,最终,浦安修选择结束这段婚姻关系。 彭德怀并不怪浦安修,但是他还是希望得到她的信任。 于是,离婚那天,彭德怀将梨切成两半,说了一句: 你要是相信我,就不要吃梨,但如果你对我也有怀疑,你就将一半的梨吃掉,从此后我们毫无瓜葛! 让彭德怀伤心的是,浦安修竟然吃了梨,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离婚时,浦安修说了一句:“老彭,你多保重,有时间我会来看你!” 可这天之后浦安修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哪怕彭德怀已经到了生命尽头,她也拒绝见面。 彭德怀去世4年后,组织上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因为当时离婚两个人并没有走法律程序,组织上认可浦安修依然是彭德怀的遗孀,并同意她参加葬礼。 晚年的去浦安修,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也很后悔,甚至做了很多弥补的措施。 但伤害已经造成弥补,真的有用吗? 当然对于前辈的婚姻和选择,我们是无权评论的,只能说大环境下有些选择也是迫不得已的! #人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