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新加坡并不愿意被称作华人国家!” 前阵子联合早报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在一场

“新加坡并不愿意被称作华人国家!” 前阵子联合早报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在一场论坛上表示:虽然新加坡跟中国往来非常密切,而且有3/4人口是华人,但新加坡人并不愿意自己被称作华人国家。 对于这个论点,李慧玲解释说,新加坡国家除了主体的华人,还有其他族群,要考虑整体新加坡人的感受,另外还有个原因,那就是一旦让大家觉得新加坡是个华人国家肯定就会对新加坡有所期待,觉得新加坡在某些事上偏向中国是应该的,但实际上新加坡就是新加坡,做事还是以新加坡自身的国家利益作为优先考虑。 可能李慧玲的话,尤其对我们来说听起来有点刺耳,但也没什么不对的。 本来新加坡这个地方没啥人居住,英国殖民时代,大量华人作为廉价劳工被引进,迅速超越当地数量本身就少的马来人,成为了当地的主体族群。 殖民时期新加坡跟中国关系还很近,当时中国日子过得艰难,新加坡作为殖民地日子也没好到哪里去,漂泊海外的华人终究也希望自己的母国能强大起来,怀揣理想。 但二战以后新加坡脱离殖民,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似乎逐渐疏远,甚至于站在了几乎对立的位置上,这也很好理解。 新加坡弹丸之地,那时候总面积都不到六百平方公里,啥资源都没有,就连淡水资源都要靠马来西亚供应,新加坡隔壁是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马来人跟印尼人实际上都属于一个族群,而这些人当时对华人可是出了名的防范与不友好。 李光耀很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用他的话说就是:新加坡只是被两亿马来人海洋包裹之下的一座孤岛。 上个世纪的印尼对华人做过什么,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马来西亚即便做的没那么过火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新加坡一直标榜自己的华人国家身份,肯定没好果子吃。 小国的生存之道很简单:左右逢源!李家父子掌控之下的新加坡也是如此,即便大部分人口都是华人,其正式语言仍是英语,新加坡虽然保留了大量华人文化,但在制度等诸多方面都在向西方看齐,而且华人文化在新加坡的地位,与其他族群是一样的,并不存在什么特殊的、高出一等的说法。 新加坡跟咱们的关系,有点类似于战国时代姬姓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大家的确曾经有过亲戚关系,甚至可以说很亲,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各过各的。 战国时代,哪怕是姬姓诸侯,他们日常首要任务也是自己国家的生存发展,至于周天子过得怎么样,那与自己无关,甚至于“姬姓诸侯”这个身份,对于燕国这样的诸侯国已经没有啥好处,燕国被齐国揍的时候,也没人看周天子的面子。 现在的新加坡如果把自己定位为华人国家并且真的倒向我们,对于新加坡自身的生存而言是没有好处的,所以新加坡人平时对我们的一些“冷言冷语”也实属正常。 只一点,当年齐国可以无视周天子的颜面围殴姬姓诸侯之一的燕国,那是因为周天子实在衰弱自身难保,可要是放在西周初期周天子说一不二的时期,别说燕国,齐国敢随便动哪个小的姬姓诸侯试试? 新加坡眼下对咱们的态度,也侧面反映出我国的实力地位依旧还有待提升,远远没有强大到,能让新加坡觉得“华人国家”这个定位能让自己完全不用担心被欺负的程度,等到哪天中国真正强大到睥睨四方的时候,新加坡到底还会不会不喜欢被叫做华人国家那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