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袁隆平参加车展时被一辆68.8万的敞篷车吸引,忍不住摸了一把。就这么一个摸车的动作,被人拍了下来并配文:袁隆平斥重金买豪车。 2008年,时年78岁的袁隆平教授受邀参加在湖南举办的汽车展览会。
会场中五光十色的车辆让袁老颇感新奇。
他不太了解市面上汽车的种类,只是出于好奇,在家人的陪同下浏览。
没想到一时兴起,轻轻碰了下一辆价值68万元的豪华敞篷跑车,就惹来了轩然大波。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湖南国际会展中心里热闹非凡。
这次车展汇聚了奔驰、宝马、奥迪等一线品牌的最新车型,朝气蓬勃的青年男女或跃跃欲试地坐进车内体验,或聚精会神地听导购人员介绍配置。
在喧嚣中,袁隆平和家人闲庭信步地走着,时不时驻足欣赏。
他平日里专心科研,对汽车领域了解不多,所以对这里的一切都抱有热切的好奇心。 当他的目光落到一辆低调奢华的黑色敞篷跑车时,不禁多看了几眼。
这是新款S级敞篷跑车,晶莹剔透的车漆在日光下泛着迷人的光泽。
线条流畅优美,充满了力与美的结合。“爷爷,你看这辆车多酷啊!”孙子开心地说。
袁隆平微微一笑,走近了些欣赏,不经意地轻轻碰了下车身,仿佛在探究这优雅车体的奥秘。 这幕刚巧被一位摄影爱好者捕捉到了这瞬间的一幕,随后他将照片发布到网上。
没想到这张照片引发了轩然大波,网友纷纷热议起来。
不少喜欢当键盘侠的人开始指责道:“一个老科学家哪里来这么多钱买豪车?”种种评论蜂拥而至。 袁隆平看到这些时,只是淡淡地叹了口气。
他想向大众澄清:“我只是好奇,随手碰了下,并没有购买的打算。我知道自己承受不起。”但这种误会一时半会儿是很难消除的。
就这样,这场风波有些不堪地打搅了袁老的生活。 其实,当天袁隆平只是看中了一辆价格不到10万的小轿车,准备置办代步。
一辆普通实用的家用车,怎么也轮不到“豪车”二字。
这位老科学家平素朴实无华,衣食住行都很简朴。哪会有购买豪车的念头呢? 更何况,他的一生都奉献给科研事业,哪会有闲钱置办奢侈品?
他的收入很少,每月的工资加上国家科研津贴,一年也就30多万。
軒轅厮混的生活方式更是从未有过。所获的荣誉,不过是自己辛勤劳动的回报。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误会了。
还有一次,袁隆平去华为专卖店购买手机,也被一些人诟病,质疑他“花钱太大手大脚”。
更有甚者,还将他在青岛拥有的一处房产描绘成“豪宅”。
其实那只是国家为奖励他的科研功绩而赠送的一处房产。
他并没有占为己有,而是改建成了新的杂交水稻研究基地,为后辈培养了大批人才。 一次又一次,袁老遭遇非议,令人不齿。
我们应该审视的是,这位老人家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事业,做出了怎样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他毕生心血所换来的,不过是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
他的杂交水稻,让上亿国人远离了绝境般的饥饿。这才是真正值得敬仰的地方。 时过境迁,今时今日,世道风气或许已然大不相同。
我们回顾历史,不禁要反思许多问题。
疫情期间,人们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面对这场世紀疫情的考验,人们似乎重新审视了“英雄”的标准。
社会的目光也更多地投向那些长期在一线奋战的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社区工作者...... 是他们一直默默承担着国家社会的重担。 在疫情面前,那些娱乐明星的花边新闻顿失光泽。
人们也开始认识到,像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才是这个时代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面对艰辛,不因为名利放弃科技探索的理想信念。
正是他们对科学事业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让一个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