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哈尔滨一对夫妇顶着“汉奸”的骂名收养了侵华日军的遗孤。然而,40年后,养子回日本认亲,却选择和他们断绝关系…… 1945年冬,哈尔滨大街有些萧条,刚收摊的赵凤祥,想着在大街上转悠一圈,看能否捡点东西。 然而,就在他靠近一垃圾桶跟前时,突然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 赵凤祥走近一看,果然有一个婴儿,因为天气寒冷,孩子衣着单薄,脸已冻的铁青,耳朵上还有了冻疮。 然而在看清孩子身上的衣服,赵凤祥的怜悯之心突然消失了,原来这是一个日本遗孤。 此时抗战刚结束半年,国人对日本人的仇恨还在顶点,赵凤祥的第一念头就是一走了之。 然而孩子的哭声却让他停下了脚步,犹豫再三后,他将孩子抱回家。 妻子李秀荣看到丈夫抱回一个日本遗孤,也是满脸的不高兴。 但当被看到已被冻伤的孩子时,李秀荣还是心软了,夫妻二人最终决定将孩子留在家中。 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婴儿脸上的冻疮很快就好转了,胖乎乎的样子很惹人喜爱。 他们给孩子取名叫赵连栋,虽然此前家里已经有一女儿,可他们对这个日本养子却视如己出。 不过尽管夫妻二人小心翼翼,但他们收养日本遗孤的事情还是很快被邻居们知晓,大家都骂他们是汉奸。 听到邻居们的议论和谩骂声,李秀荣夫妇很难过,他们又何尝不痛恨日本人呢? 尤其是李秀荣,他的父亲和叔叔是惨死在日军屠刀下,他们和日本也有着血海深仇。 但夫妻二人始终觉得,发动战争的是大人,孩子是无辜的,尽管被邻居和亲属们孤立,但他们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而为了养子不被周边人歧视,他们甚至卖掉了哈尔滨的房产,选择回河北老家。 河北的家人们也不能接受他们的行为,纷纷和他们断绝了来往。 起初一家人的日子很难熬,但李秀荣夫妇还是将养子抚养成人,还给他娶妻生子。 长大后的赵连栋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他却对养父母说:你们就是我在世上最亲的人,就是我的父母,我会好好孝顺你们的。 到了上世纪80年,赵凤祥已经去世,儿女们都已成家,家里只有李秀荣一人了。 因为害怕母亲孤独,只要休息赵连栋就会带着家人们回来陪伴母亲,这让李秀荣颇为欣慰,认为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过到了1985年,因国家政策的开放,许多遗留在国内的日本遗孤们纷纷踏上了寻亲之旅,赵连栋也有了寻找亲生父母的想法。 李秀荣体谅儿子,觉得他有知道自己父母的权利,于是亲自带着他去哈尔滨查阅资料。 一番周折后,赵连栋踏上了回日本寻亲之路,而且他也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对方还是侵华日军中的一名军官。 得知儿子找到了亲生父亲,李秀荣为他高兴。 不过李秀荣很快发现,认亲后回国的儿子有些微妙的变化,他经常说日本如何发达,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如何的好。 但李秀荣并没有在意,她并不知道,这一趟日本寻亲之旅,已经让其养子有了回日本的想法。 果然两年后,赵连栋以探亲为由,带着妻儿们再次回到了日本,可他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 李秀荣始终不愿意相信,自己养了40年的儿子竟然真的离开了。 随着身体的每况愈下,李秀荣对杨紫的想念越发的深,他经常坐在老旧的木椅上,手里拿着杨紫的照片,看了又看。 可直到她去世,养子也没有回来,甚至为了避免被打扰,和他们彻底断绝了联系。 最终带着无尽的思念,李秀荣闭上了眼睛,但在临终前,她却对女儿说:我并不后悔。 李秀荣夫妇无私的爱纵然让人感动,但他们的爱终究是错付了!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