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马占山投降日军。然而,就在日军要求他在投降书上签字时,他却两说:“我是土匪,压根不认识字……” 马占山的人生颇具戏剧性,他出身于绿林,后来发迹于奉系。 被任命为清军哨长,后任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和黑河警备司令。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正在担任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在面对强大的日军时,选择率领众多爱国官兵奋起抵抗。 而马占山指挥的江桥抗战,也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 然而最终东三省还是不幸沦陷,但马占山等人并没有气馁。 为了抗击日寇,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他们依然表现出了铁骨铮铮的一面。 当时马占山带领一支队伍,他们穿梭在山林之间,利用地形上的优势和当地民众的帮助,和侵华日军展开了游击战。 马占山带领的这支队伍特别的坚强和勇猛,在粮食匮乏、天气严寒时,他们几次躲过了日军的追捕。 虽然无论从兵力还是武器都不如日军,但马占山所带领的战士们,没有一个投降,他们的民族血性让人振奋。 而百姓们对这支队伍也非常的钦佩,为了帮助马占山等人抗日,条件并不富有的老百姓们主动捐款捐物,只想为抗战出一份力。 而马占山带着队伍,之所以能几次突破重围,也都得益于当地百姓的帮忙。 然而在1932年,迫于日军的压力,马占山无奈投降。 但当日本让他在投降书上签字时,马占山却说自己不认识字。 当时马占山的投降行为遭到了全国上下的反对,日本人对他也不放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占山有了反叛日军的决定。 在之后一段时间内,他利用自己委省长的身份,筹集了200万银元、三百匹战马、10级卡车的物资秘密运往黑河等地。 这些物资都是马占山为抗战做准备的,到了1932年4月初,马占山以出城检阅部队为由,带着200多部下成功走出了齐齐哈尔并脱离了日军的掌控。 4月7日马占山带人抵达黑河,再次举起了抗日的大旗。 在之后的抗战岁月中,马占山带领着战士们和日军浴血奋战。 1938年8月,马占山访问延安,毛主席亲自致欢迎词,并盛赞马占山:马将军年逾半百,仍在抗战前线与敌周旋,这种精神值得全国钦佩。 马占山是当之无愧的爱国将领,抗日英雄,而他的勇气和智慧更值得后人钦佩!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