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科研用情服务
本报记者陶悦清通讯员罗佳
入冬后,一锅沸腾软糯的湖羊肉成为浙江食客的心头好。而说起湖羊背后的故事,有一位“牧羊人”蒋永清,与湖羊的渊源不可谓不深。
出生于1961的蒋永清是省农科院退休老专家,从事牛羊饲养和繁育近40年,退休后受浙江省农科院草食家畜研究室返聘,继续科技创新、服务三农、培育人才等工作至今。前不久,蒋永清应邀筹建浙江省畜牧产业协会羊业分会,并选为首任会长。
了不起的“羊特派员”
湖羊产业是浙江省的特色优势畜牧产业,湖州是湖羊的原产地和主产区。2013年,蒋永清作为省级团队技派员首席专家,带领团队成员入驻湖州吴兴区,主要开展“湖羊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蒋永清针对湖羊生产实际,围绕湖羊产业“种”“料”“养”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技术创新。通过湖羊持续选育,提升湖羊产肉性能。不同阶段补充料的研发,提高了羔羊和育肥羊日增重30%以上。
建立示范基地、举办现场会、线上线下培训指导……多年来,蒋永清的足迹遍布全省规模湖羊场。一头连着科技创新、一头连着生产实践,“羊特派员”蒋永清用不懈努力架起了助农增收致富的科技桥梁。
解决湖羊饲料安全
而今,在湖州怡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羊场,绿色发料车在羊舍兜圈,多只湖羊食用以当地秸秆为主的全混合日粮。这一科学高效的喂养模式背后,同样离不开蒋永清团队。
为解决湖羊的饲草安全问题,蒋永清带领团队将研发的重心集中在农副产品的饲料化利用,如稻草、玉米秆、毛豆杆,研究提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技术,并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0年,作为观赏花草从加拿大引进我国的一枝黄花。蒋永清在研究中惊喜发现,适期收割的一枝黄花,其干物质、粗蛋白及粗纤维的消化率的实验数据显示,可用于养兔。
一枝黄花饲料化,变废为宝,增加了湖羊饲草供给,降低了饲养成本。仅2022年间,湖州已有6家养殖场收购利用一枝黄花近300吨。
授人以羊且授人以养
“授人以羊,不如授人以养。”多年来,蒋永清始终将技术培训作为服务产业的重点内容之一。2001年到2003年,蒋永清挂职担任云和县科技副县长,那段时间,他“白天当县长,晚上当专家”,经常下乡为农民上夜课,悉心教授羊的饲养管理。迄今,他仍与这些“羊学生”保持着紧密联系。
2014年,湖州市农科院邀请蒋永清创办湖羊研究所,凭借对湖羊研究的满腔热爱,蒋永清欣然应允。截至目前,湖羊所团队6人,在项目经费和科技产出方面位于湖州农科院研究所前列。
今年初,浙江省畜牧产业协会羊业协会成立,作为首任会长的蒋永清目标笃定:“现在刚启航,为了湖羊的明天,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