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人参赛二人获特等奖
本报记者夏凌
寒意袭人的杭城小巷里,杭州市工人文化宫里传来悠扬的歌声和热闹的欢笑声。近日,由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浙江省第十一届“长者情”声乐(戏曲)舞蹈大赛决赛在这里激烈开展,独唱、组合唱、舞蹈三组选手们为金、银奖作最后的角逐。
“长者情”有了主题曲
“怀揣着初心和梦想,铸就那人生坚定信仰。继续走在奉献的路上,迎来阳光灿烂。”随着悠扬的音乐声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浙江省合唱协会名誉理事长谭丽娟与浙江省合唱协会理事长严圣民共同献上一首《长者情》,拉开决赛帷幕。该歌曲由省民政事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尚清作词作曲,深情歌唱老年人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从2012年第一届“长者情”大赛起,时任省民政厅厅长的尚清便关注该比赛。他看到老年文艺爱好者们在舞台上展示自我、追求梦想,深受感动,“这才是新时代老年人应该有的风采。”去年,尚清找到谭丽娟,表达自己想创作大赛主题曲,邀请她来演唱《长者情》。作为大赛创始人,十多年来,谭丽娟亲自策划、组织、参与大赛,见证一届届选手与“长者情”一起茁壮成长。如今大赛有了自己的主题曲,她十分高兴,欣然应允。
词短情长的《长者情》唱出了现场老年文艺爱好者的心声,也点燃了大赛的火热氛围。
专家倾心指导打磨精品
本届“长者情”大赛以“传承宋韵文化共庆亚运盛会”为主题,选手一一登台表演。精彩的节目让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省合唱协会副秘书长陈和告诉记者,本次大赛与往届相比,参赛阵容空前强大,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往年提高了不少。“今年报名参赛的有152个节目,参赛者逾千人。大约比去年多了30%。”陈和说,大家热情高涨,很多都是奔着大赛的好口碑来的。
“公平公正”“专家免费指导”是该活动的两张王牌。大赛面向全省,参赛者不拘是否专业,只要热爱艺术,具有一定艺术技艺的老年人就可以参加。“评委现场打分、亮分,现场就出结果,举行颁奖仪式。”陈和补充道,凡是进入复赛的选手还可以得到专业老师的免费指导,以便于在复赛、决赛有更好的表现。
省老年活动中心原副主任、舞蹈编导研究馆员兰建萍既是本次大赛的评委,也是给复赛选手做专业指导的老师之一。“11月20日我们进行了初赛,第二天便通知了所有进入复赛的选手及团队前来参加‘作品加工会’。”兰建萍介绍,作品加工会就是将复赛选手聚在一起,相关专业老师逐一对各节目进行点评,进行综合性指导,以便选手有针对性地快速提高节目质量。
杭州选手仲素娟对此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自己得到了谭丽娟老师的耐心指导,“谭老师告诉我,‘巍巍蒙山高,亲亲沂水长’这句要把声音再打开一些,演唱时情绪要饱满。”仲素娟有些激动,“谭老师虽然年已八旬,但对艺术的热爱、对技艺的不懈追求让人敬佩。”除了指导歌唱唱功、舞蹈动作,老师还会对服饰、造型、道具、舞美、灯光、配乐等各方面元素提出建议。谭丽娟表示,打造这个艺术平台的一个重要初衷,是希望帮助演员们打磨出精品作品,让大家有所收获。
男子群舞引发追梦共鸣
在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中,比赛来到了最后一个节目——原创舞蹈《奔跑在生命中》。一位舞者在黑暗中奔跑,脚步声铿锵有力,紧接着,越来越多舞者起步奔跑,牵动现场观众心跳加速。俯冲、跳跃、滑步、翻滚,这群平均年龄63岁的舞者用精湛的技艺征服了现场观众。
该作品来自金华的老男人艺术团,团长陈建平介绍,编排这个舞蹈十分不易,时间紧、难度高,演员年纪也偏大,68岁的有好几个。“大家原来都是专业舞蹈演员,渴望重圆舞蹈梦。”陈建平说,本次比赛节目邀请了金革新导演做指导,组织队员每周集训3个晚上,队员们训练很辛苦,好几个人都负了伤。“我们是带着止痛药水来参赛的。希望通过舞蹈,引导老年朋友抱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年轻人示范,在生命中一直向前奔跑。”陈建平如是说。
大赛现场公布决赛结果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独唱组,柴聪婷与蒋亚莉等2人获特等奖(连续三年获得大赛金奖者),阮丽萍等5人获金奖;组合组,浙江大学求是合唱团等6个组合获金奖;舞蹈组,金华市老男人艺术团等4组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