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来的老年辅具如何更适老?
本报讯(记者陶悦清)你知道一天内老人需要用到的老年辅具产品有多少吗?近日,在浙江省老龄化与老龄产业发展论坛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老龄化与养老产业研究中心邢以群教授透露,每天,一位老人从起床开始,包括洗漱、如厕、饮食等各个环节,需要使用的老年辅具产品包括护理床、穿袜器、助行器等,达到百余种之多。
如何让正在“卷”起来的辅具更好服务“银发族”?本次论坛深入探讨老年辅具市场与消费者需求、产品技术创新等行业话题。
邢以群教授团队从需求必要程度和使用可接受程度,对老年群体辅具产品消费进行调研,得出结论:相比需求程度,老年辅具销量受接受程度的影响更大。具体来说,产品规格小、类型传统,价格低廉亲民、适合规模化生产,电子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便于操作的老年辅具,老年人接受程度更高,与销售的正相关性更强。
如何让养老辅具产品更加“适老”?中国美术学院满锦帆表示,要遵循“简单”的设计原则,例如便携穿戴、超大界面、鲜明色彩等等。但“简单”的设计逻辑背后,还得“隐藏”系列“黑科技”。以手表为例,一个表盘需要连接医疗终端、家属终端、政府和社区终端。
与会的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论坛聚焦老年辅具行业发展,共同探讨如何进行创新与合作,对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家门口老有康养美好途径,发挥了积极助力作用。
活动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老龄化与养老产业研究中心、浙江浙静老龄研究院主办,有关专家学者及行业协会会员等百余人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