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红军欠我们家的400块大洋,现在可以还了吗?”2015年,一位穿着破旧的老大爷,拿着一张泛黄的旧纸条,来到了湖北孝感市政府…… 那天,人民政府的警卫们正在交班,突然一个衣着破旧的老大爷停在了政府门口。 警卫们暖心的问道:“大爷,您有什么事儿吗?” 大爷有些畏惧,还有些羞涩的回答说:“我来找你们领导问点事儿?” 一听是找领导,姐妹们不敢耽误,赶紧去汇报。 几分钟后大爷被领到了政府大厅,当值班领导,问他有什么事情时。 只见大爷从破旧的衣兜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纸条,小心翼翼的问道:这是当年红军欠我们家的400块大洋,现在你们还认账吗? 领导们听后赶紧接过纸条,那张泛黄的纸条上确实盖有红军的军章,但因为年代久远合适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原来这位老大爷名叫杨明荣,这张欠条是他的爷爷杨长银留下的。 时间倒回到1930年,红军来到了杨长银的家乡,起初百姓们对这支队伍还有一些戒备。 几天接触下来后,百姓们发现红军和其他部队的不同,他们不但帮百姓们干活,而且从不拿百姓任何的物资。 即便是部队粮草紧缺,红军战士们穿着破旧的草鞋,也不曾向老乡们开口求助。 这样的队伍深深的感动了老乡们,其中就包括杨长银。 杨家在当地是富有人家,不但有几十亩田地,还有商号,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杨长银本身就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原本他也有一个参军救国梦,可因为不能撇下一家老小,他只能通过别的方式来帮助国家。 当看到红军战士们为了贫苦百姓当家作主而奋不顾身时,杨长银非常的感动。 此时正值冬季,看着红军战士衣着单薄还穿着草鞋,杨长银内心非常的心疼。 杨长银回到家后,跟家里人说:红军是为了咱们老百姓打仗,如今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还怎么打仗呢?我们要帮帮红军战士们。 经和家人商量,杨长银决定捐赠400块大洋和一些粮食。 可因为红军有纪律:坚决不拿百姓们的一针一线。 所以当杨长银将这些准备好的钱财和物资送到部队时,部队领导坚持要打欠条。 原本杨长银是拒绝收的,和部队领导说:如果不收,就算是饿死,这些东西我们也不能接受。 无奈之下,杨长银只能收下欠条,回到家后,他对家人说:这以后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了。 随后他将欠条放到一个小盒子内,再也没有拿出来过。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几次下达通知,老乡们拿着欠条可以去找当地政府兑换,此时的杨家境况也大不如从前,可是杨长银从未拿出过欠条。 这张欠条就一直留在杨家,最终传到了杨明荣的手中。 杨明荣从小就听爷爷讲红军的故事,也知道家里和红军战士们有这样一段渊源。 所以他也小心翼翼的保管着欠条,然而到了2015年,杨明荣遇到了人生的困境。 因为妻子生病,庞大的医疗费彻底难倒了他。 在走投无路时,杨明荣才想起那张欠条,虽然心里觉得对不住爷爷和父亲,靠背了救妻子,他还是决定去试一试。 后勤工作人员核实,这张欠条确实是真的,政府随即补偿杨明荣4万璇。 拿到钱的杨明荣非常的感动,而这张欠条也让世人看到了红军战士和老乡们的深厚情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军民鱼水情…… #人物#